•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互动
  • 7:研究·宏观
  • 8:艺术资产
  • 9:股市行情
  • 10:市场数据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89:信息披露
  • 90:信息披露
  • 91:信息披露
  • 92:信息披露
  • 93:信息披露
  • 94:信息披露
  • 95:信息披露
  • 96:信息披露
  • 97:信息披露
  • 98:信息披露
  • 99:信息披露
  • 100:信息披露
  • 101:信息披露
  • 102:信息披露
  • 103:信息披露
  • 104:信息披露
  • 105:信息披露
  • 106:信息披露
  • 107:信息披露
  • 108:信息披露
  • 109:信息披露
  • 110:信息披露
  • 111:信息披露
  • 112:信息披露
  • 113:信息披露
  • 114:信息披露
  • 115:信息披露
  • 116:信息披露
  • 117:信息披露
  • 118:信息披露
  • 119:信息披露
  • 120:信息披露
  • 121:信息披露
  • 122:信息披露
  • 123:信息披露
  • 124:信息披露
  • 四大原因引发A股急跌 沪指四连阴,创业板指周跌6%
  • 光大银行H股发行通过联交所聆讯
  • A股拖累 国企指数一周暴跌4.4%
  • 我国首单可续期公司债获批
  • “2013腾讯A股大赛”在沪启动
  • 结构性牛市或已终结
  • 中国人寿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18%
  • 中国平安前三季净利同比增45.1%
  •  
    2013年10月26日   按日期查找
    5版: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市场
    四大原因引发A股急跌 沪指四连阴,创业板指周跌6%
    光大银行H股发行通过联交所聆讯
    A股拖累 国企指数一周暴跌4.4%
    我国首单可续期公司债获批
    “2013腾讯A股大赛”在沪启动
    结构性牛市或已终结
    中国人寿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18%
    中国平安前三季净利同比增45.1%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结构性牛市或已终结
    2013-10-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金百临咨询 秦洪 ○编辑 杨晓坤

      

      本周A股市场出现了持续回落的走势。其中,上证指数在日K线图上持续收出四连阴的日K线组合,空头已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背离引发新担忧

      本周A股市场下跌的主要诱因在于前期主线品种的纷纷倒戈,无论是中青宝等手机游戏股,还是华谊兄弟等影视传媒股,抑或陆家嘴等自贸区概念股,均出现了大幅杀跌。而且,这些股票的日K线图均形成了典型的头部征兆,说明此类个股的长线资金正在加速撤离,抛压陡增。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些品种会在近期出现持续大跌呢?是因为获利盘过于丰厚?还是因为此类个股的估值高企、缺乏后续买盘的推动?对此,笔者认为这些均是此类个股下跌的诱因。但这些原因并未触及实质。

      本周公布的中国10月汇丰制造业PMI初值50.9l,好于预期,创下7个月新高。中国制造业产出指数初值为51.0,创6个月来最高。表面看来,经济复苏强劲,A股理应上涨。但是,如果仔细剖析的话,不难看出,经济复苏的核心引擎还是原先的“三驾马车”,尤其是固定投资仍是拉动经济复苏的核心引擎。这与今年以来一直所强调的培育新兴产业、经济结构调整、改革等思路形成了明显的背离。

      这就引起了市场的担忧。一方面担忧改革难以迅速摆脱原有模式的束缚;另一方面则认为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增长动能固然充沛,但其延续度却值得担忧。因此,各路资金在利好经济数据公布后,仍然采取了减持、止损、止盈等减轻仓位的举动,自然导致A股大跌。

      

      或有结构性机会出现

      如此来看,中短线A股市场的走势仍难以乐观。因为一旦市场迎来调整,那么,不仅外界因素会影响投资者的思路,而且投资者自身对外界因素变化的担忧也会进一步加剧投资者的恐慌或谨慎心理。更何况,后续还有一系列不确定的因素,比如改革措施会否低于预期?IPO何时重启?等等。这些因素的叠加,也会加剧投资者的谨慎心理。也就是说,在今后一段较长时间里,A股很难再度出现新的涨升趋势。沪指四连阴之后,今年以来的结构性牛市或已宣告结束。

      当然,经济格局是永远在变化的,产业也是处在持续的变化过程中,这就意味着部分产业股可能会在日后的演变过程中,形成新的涨升契机。比如今年以来,政策扶持环保产业的力度远超预期。这不仅体现在财政政策的扶持力度上,还体现在舆论宣传上,这一切都说明了我国未来环保政策仍是严厉的。对于环保产业来说,这将是一个成长的契机,对于高污染、高耗能的相关上市公司来说,也是一个成长的契机。因为环保力度加大,意味着高污染行业的小企业、小作坊会因难以支付高昂的环保成本而退出市场,这样一来,产品供给端就会萎缩。但市场需求却是稳定的,这就会使得产品价格持续上涨,染料、草甘膦等产业就是如此。这就为中短线的A股市场提供了投资契机。

      与此同时,部分优质上市公司在前期涨幅并不大,但近期股价却跌幅较大,使得此类个股的估值优势开始显现出来,比如食品类的加加食品、煌上煌,医药股的独一味、白云山等等。如果再考虑到A股已进入四季度,离2013年年报预告周期愈发临近,因此,此类个股的急跌酝酿着一定的投资机会。

      

      降低仓位和操作频率

      当然,就短线来说,由于市场刚刚迎来寒流,尚处于普跌过程中,因此,投资者既要降低仓位,也要降低操作频率。

      只是大盘如果持续急跌,投资者则可适量关注一些前文提及的潜在结构性机会。就目前来看,家电股、医药股、食品股、环保股、光伏股以及部分化工中间体类、染料类个股仍可看好,具体来说,建新股份、安诺其、浙江龙盛、闰土股份等品种仍可跟踪。

      (执业证书:A12106120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