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变革时代来临 孕育巨大投资机会
⊙本报记者 唐真龙
10月22日、23日,创业板指数连续两天出现3%左右的调整,前期涨幅较大的网络、传媒股明显回调,在工银瑞信信息产业股票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刘天任看来,创业板牛市仍在,而在倡导经济结构转型的当下,TMT行业将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未来包括4G、手机游戏、互联网金融、线上教育、苹果产业链、智慧城市、信息安全、新材料、LED等领域将存巨大投资机会。
创业板牛市节奏仍在
对于有投资者提出“今年信息产业涨幅很大,创业板是不是要退潮了”的疑问,刘天任日前在与投资者在线交流时表示:“今年以来创业板的最高涨幅超过了93%,这当中出现过多次小幅回调然后又是大段向上的走势。这种走势应该是2010年创业板建立以来最强的中期走势,毫无疑问创业板正处在建立以来最大的一波牛市之中。而创业板未来的走势则必须判断其估值水平和整体成长性。”
刘天任认为,从估值上看,上半年创业板前30大市值公司的整体净利润增速达到了27.2%,创出了历史新高,而沪深300上半年的净利润增速大约为11.5%,去除银行之后的增速只有个位数。从成长性的角度,创业板目前的估值水平反应了今年的高增速。四季度又是一个估值切换的时间段,从明年的角度来看,如果创业板能保持这样的高增速,那么估值将会大幅降低,创业板正处在一个承上启下、估值切换的阶段。
TMT成撬动产业升级金钥匙
刘天任表示,过去四年,TMT指数跑赢沪深300指数并取得超额收益达30%以上,未来投资潜力中长期依然被广泛看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息产业存在巨大发展空间。目前,美国信息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超过20%,德国为45%,日本约为25%,而我国仅为5%左右。”他分析指出,“信息技术是可以撬动所有产业实现全面升级的金钥匙,是支撑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所在,未来将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刘天任认为,基本面和政策面的支撑构成TMT行业持续上涨的内在动力。“从我国经济环境看,2013年是新政府的开端。以投资带动的粗放型经济拉动模式已经遇到了巨大的发展瓶颈,改革成为必须的发展路径。从美国、日韩的发展道路可以看到,这个瓶颈的突破,一个是靠扩大实实在在的内需,一个是靠产业升级。国务院八月中旬下发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从目前我国的情况看真正的内需就在信息技术领域,用李克强总理的话讲叫信息消费。”刘天任如是说。
多维度寻找十倍牛股
众所周知,TMT行业拥有着良好的市场时机,但其包含信息科技、传媒及通信行业相关的众多细分行业,在“股海”中挖掘真金并非易事。刘天任提醒投资者,在筛选TMT行业牛股的过程中,要看概念和业绩两个方面。通常来说,新的概念和题材要在第一时间重视,通过产业调研和行业分析判断其最终能否成真做成。从价值投资的角度出发,投资则更需要侧重于业绩增长的确定性。此外,还要通过深入的宏观产业研究和细致的行业调研鉴别真伪成长股,以规避TMT成长中的不利因素。
对于信息产业的未来投资机会,刘天任将其概括为“网络为本、终端先行、业务为王”。“回顾过去3年,国际上苹果、三星的崛起,国内的歌尔声学、大华股份都属于终端先行的一类。硬件终端是承载媒介,是人机交互的出入口。在输入输出领域出现创新之后,更大的创新与机会势必出现在更软性的东西,也就是业务和服务领域。这是未来会出现更多10倍,乃至百倍大牛股的领域。未来在互联网、传媒乃至软件服务领域,跨界与颠覆刚刚开始,新兴的跨界集团正在酝酿生长。”刘天任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