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都该学做风范大企业,心胸大了,气魄大了,企业就做大了、做强了,而且还受人尊敬。别小看受人尊敬,这比做大做强难多了!
□张晓晖
刚工作那阵,脾气楞,老员工提醒我领带打错了,脸上立马就挂不住,耷拉着脸子给人家看。后来旁人提醒说,人家这是为您好,流浪汉裤子扣儿没系上,他会说么?现在说起这事儿来,脸上还发烧,那岁数说不懂事儿吧,有自尊心了,说懂事儿吧,连好赖都分不清。
企业发展和人一样,进入青春期之后,就快速壮大起来了,也许是因为步伐太快,灵魂跟不上的缘故,有些企业脾气太大,一旦形成了双寡头,就开始掐了,各行各业,这类事儿真不少。
我没见过麦当劳、肯德基打架,甚至没听到两家员工相互说“不”字儿。我也见过国美和苏宁“开战”,马路这边是流行歌曲大家唱,那边是大娘们敲锣打鼓扭秧歌,那场面,老热闹了,两堆儿人群是里三层外三层,直围得风雨不透,水泄不通。估计纵横长坂坡的赵子龙都杀不出去。好玩儿,也好看!热闹,也雅致!
不管是掐架,还是掐人,合法不合法,合理不合理,笔者不关心。笔者关心的是,明智不明智?一个明智的买卖人,该遵循什么样的逻辑?几年前,某台湾制造企业向法院起诉记者的事情,最后不是不了了之了?
平心而论,被挑剔的企业可能有点冤,因为这类企业大多是不错的企业,真糟糕的企业媒体都没兴趣报道。就是因为大,就是因为有名,所以被挑剔。古今中外,都不例外。这个在中国古话里叫做,春秋责备贤者。明白了吧?民间有句俗话怎么说的?好鞋不踩臭狗屎。垃圾企业,谁搭理啊?
比如说,当初十元门的事儿,要不是放在王石身上,要不是因为万科这样的知名企业,能整出那么大动静?万科的危机公关就做得很出色,王石一边道歉,一边反复说清华专家看过了,万科房子没有倒。结果呢,即便骂王石的人,也还会买万科的房子。
王石道歉说“青涩”,可能就是不成熟、幼稚的意思,按相声《八扇屏》说,我就是一个小孩子,一个莽撞人,别跟我计较了。后来,尘埃落定。
过去,买卖人都讲究个和气生财,要充分展示善的一面,比如大荒放粮、大疫舍药,有些买卖家的房檐修得特别宽大,干什么?给乞丐避雨。过往行人一看,哦,这个买卖有股子人味儿。
过去的买卖都知道要个脸,按现在的话叫企业形象。一来和气生财,二来当初平地起楼,苦心经营不容易,别一不小心把祖祖辈辈的艰难缔造给糟践了。那匾,是靠大家伙儿的眼睛擦亮的,自己用抹布再怎么抹,也没用。公道,自在人心。
伟大企业怎么来的?因为学好才修来的。为什么学好?因为总有媒体在监督。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就是这个道理。当然,想不想成人,是自己的事儿。但容不容您逞强,是社会的事儿。国外有些企业不愿上市,就是受不了媒体的挑剔、公众的质疑。我不募集资金,总可以吧?谁还管得着我?一旦成了上市公司,那就要承担被媒体乃至个人质疑、挑剔的义务,因为拿了千千万万股东的钱。而媒体,是在代替大小股东,也代替公众行使监督的权利。
人家说得对呢,赶紧整改,把坏事变成好事,把危机变成机遇。说得不对呢?可以澄清,反正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一强硬,被动了,说不清楚了。人啊,都同情弱者,您一逞强,以为就赢了?再怎么红口白牙地澄清,还说得清么?品牌会受什么影响?以后的买卖怎么办?您要是做鞋的,我保证从此不穿您的鞋走道儿。
再静下心来想想,如果真把这个买卖当成自己家的,哪儿来这么大脾气?家里老人儿能支持您这么干么?毕竟,打造一块牌匾,不容易。
古时候脾气大的也有,清代名医叶天士与薛生白闹翻儿了,薛生白将其宅子命名为“扫叶庄”,叶天士则针尖对麦芒,给屋子起名“踏雪(薛)斋”;更闻名的是山西票号两位先驱人物雷履泰与毛鸿翙也闹翻儿了,雷给儿子起名雷鸿翙,毛鸿翙马上还以颜色,给孙子起名毛履泰。这回倒好,把仇人都弄进自己家了,不知道他们称呼自己儿孙的时候,心境如何?
这几位掐架,只能说是闹意气,毕竟只是口诛笔伐,没有把公权力引进来。所以,他们之间怎么闹,最多就是看热闹的多一些。现在不同了,网络已进入了自媒体时代,七嘴八舌的人动辄上千万,企业要习惯,尤其公众企业更要习惯。
脾气大不可怕,但企业如能消除脾气,建立祥和,则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批评与自我批评,谦虚使人进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谆谆教导言犹在耳,多听听,照着办,不吃亏。反正气大伤肝,不好。
想起了十二年前的一件事,刘姝威一纸内参,戳穿蓝田股份,蓝田大怒,又是起诉,又是恐吓信,当时有关领导明令严查蓝田,保护刘姝威,结果如何?看看K线的历史走势就知道了。
凤凰卫视有个节目叫《风范大国民》,这词儿真好,中国企业都该学做风范大企业,心胸大了,气魄大了,企业就做大了、做强了,而且还受人尊敬。别小看受人尊敬,这比做大做强难多了!
中国梦,来自每个人的努力,学做风范大国民,学做风范大企业,建设风范大国家。
(作者系资深财经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