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琪 ○编辑 杨晓坤
在10月中旬披露三季度各项经济数据之后,A股主板与创业板同步转入修整。我们前期分析,企业库存调整带来经济“盘活存量”的弱反弹大约持续到9月末,四季度企业与经济景气度可能重回疲软,这从披露的9月份经济数据中已初露端倪。作为一年内传统的旺季,9月份工业增加值较上月下跌了0.2个百分点,进出口更是回落了3.82个百分点,经济回软趋势已较清晰。再加上三季报开始披露与流动性活力开始收缩,创业板的“虚火”也开始消退,在可预期的一致性盈利预期下调、产业资本“年终做账”减持强度增加等因素的叠加作用下,A股整体已进入“年末休整”阶段。
随着三中全会召开临近,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披露的“383”改革方案也逐渐清晰,并开始引发市场新的遐想。其实“383”改革方案的具体内容并未超出市场的预期,我们前期分析预期的改革领域尽在其中:土改(土地流转与农村集约化)、政改(国资改革、垄断领域改革、自贸区实验)、金改(民营银行、物联网金融、利率市场化、财税体制)、民生改革(二胎政策、社保与养老),再加上创新与生态环保、对外经济构成“383”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与股市密切相关的股改(新股发行制度、推出优先股)等由于非国家层面的战略,未列入“383”改革方案理所当然,但改革也是势在必行。
“383”改革方案对未来股市行情可能产生的影响,我们认为有如下三点:其一,由于对于改革内容市场早有预期,并且通过前三个季度主题投资(投机)的行情早已“抢跑”,当具体改革方案真正落地的时候,相关投资主题也就没了新意而迅速老化,行情也就缺乏原先的“朦胧美”,贯穿前三个季度的主题投资行情反而滞重起来;其二,在“383”改革方案中仍有挖掘潜力的投资主题已在少数,且是原先被市场忽视或遗漏的领域,如对电信、石油、电力、金融等高度垄断领域进行市场化改革,使得部分原先已经涉入其中,但被垄断企业隔离在行业边缘地带的民营企业有望率先享受改革红利,这种改革红利要比那些土地流转等“一锤子买卖”更加厚实;其三,虽然创新转型是经济大势,但从“383”改革方案的内容来看,绝大多数改革红利将产生在传统领域,如农村土改、金融与国资改革、财税体制改革,以及对石油、电信、电力等垄断行业进行“破壁”等,结合代表创新经济的创业板行情在2013年已严重透支的现状,我们认为,随着传统领域改革红利的逐步显现,后阶段以及2014年A股的主板市场表现可能要胜于创业板,这也符合行情结构化时代市场风格轮动的规律。
当前A股已开始进入“年末休整”期,这是一个消化年末压力的阶段,也是行情结构再调整、改革主题再梳理、市场风格孕育转型的过程;更是消除概念性虚火、培育改革红利的过程。即年末阶段的休整或是A股孕育行情结构转型的过程,策略上仍应继续减持之前被持续炒作的概念性主题投机股,在后阶段的行情休整期可仔细甄别与遴选、到年末阶段可耐心增持实质性的“改革红利股”,如二线城市集体土地或一线城市工业土地储备丰厚的“土地资源股”、进入电信与石油等垄断性行业并已有规模性经营的“分蛋糕”主题股、经过充分调整消除“虚火”后的节能环保、调整充分后的医药与医疗、农村集约化带来景气度上升的管道与光纤光缆、国资改革带来央企与地方国企的增利增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