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基金:
以大消费为主线布局2014
⊙本报记者 张苧月
2013年中国证券市场结构性行情持续分化。大部分基金公司认为,四季度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针对后市走向多数基金保持谨慎。中银基金表示,2014年的投资布局将以大消费为主线,此外,国企改革、并购主题带来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严控风险追求绝对收益
自2010年10月1日到2013年的9月30日期间,中银基金旗下权益类基金在海通证券权益类投资能力评分榜上位居第六;在公募资产管理规模超过三百亿的大中型基金管理公司中,中银基金的权益类投资管理能力位居第二。与此同时,中银基金所有固定收益类基金以绝对收益达14.39%,在56家基金公司排行榜上位居第七,在公募资产管理规模超过三百亿元的大中型基金公司中位居第四。
良好基金业绩来自于中银基金投研团队的准确判断和操作。陈军表示,中银基金投研团队有三个特点:一是注重固定收益和权益投资的结合,在宏观经济和政策的分析方面具有独到优势,趋势研判的准确性较高;二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法的结合比较充分。研究员都经历过牛熊市的循环,在推荐个股的时候,能根据自己的调研和经验来给基金经理推荐投资标的;三是基金经理团队互相协作。基金经理的从业年限平均在10年以上,既有行业研究员出身,也有交易员或策略研究出身,能从不同的角度把一个问题分析的更加透彻。
中银基金以严格的风险控制为前提,追求为基金持有人带来更高的绝对收益回报。陈军介绍,中银基金通过仓位、持股集中度等限制,规避市场系统性风险导致的基金业绩大幅波动,同时对单个基金的波动和回撤等风险,投资决策委员会定期例会进行评估和考核。长期看,以定期的投资决策委员会会议、研究部深度讨论会,风控会、深度调研等为基础形成稳定的投研文化,能有效规避单个基金面临大的市场风险。
A股估值分化或持续
今年股市行情呈现明显结构性,TMT、医药等高成长和新兴行业获得高估值,传统产能过剩行业估值持续下行。陈军认为,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结合国际比较,这一特征具有合理性,估值的分化在一段时间内将持续。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同时也用市场化的方法起着资源配置的作用。新兴产业吸引资金的流入,估值提升,即使再融资没有放开,利用市场的高估值,其同样可以进行并购向外扩张。而传统产业,估值过低,甚至低于净资产,也就被剥夺了外延发展的权力。据中银基金的研究,A股历史上年度表现最好的板块和最差的板块之间的差距最高曾达190%,而2013年的两极分化程度为119%左右。在这种结构性行情中,电子、传媒、医药等板块表现强劲,预示着未来转型的方向;而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的强周期行业表现较差。
从基本面角度看,创业板市值前一半的公司其利润平均增速是GDP的3倍,也就是说,在经济增速回落的时候,创业板公司的盈利整体保持增长,较高的业绩增速为指数的上涨提供了支持。
陈军认为,这种转型期带来的两极分化现象仍会延续。中银基金曾做过一项关于日本转型期的研究,发现历史上日本股市最好的板块和最差的板块的估值差曾相差20倍,即最差的板块只有8倍左右的市盈率,而最好板块的市盈率可以达到160倍。
布局以大消费为主线
大消费,以及代表国企改革方向以及并购主题的行业将成为未来中银基金投资布局的配置重点。陈军表示,2014年的投资仍将以大消费为主线。例如信息消费、医药、食品等。
国企改革、土地流转等主题投资也成为未来投资的关注方向。在陈军看来,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是全流通市场,对于国家和地方政府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会择机从一些全竞争行业慢慢退出。在退出的过程中,国家和地方政府进一步完善企业的运营机制,制度性红利有望逐步释放。
此外,并购主题同样值得关注。陈军认为,去杠杆和高估值两个焦点使并购重组在传统和新兴行业并存。未来A股并购浪潮将朝三个方向纵深发展:新兴产业并购、跨行业并购和海外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