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特别报道
  • 7:特别报道
  • 8:艺术资产
  • 9:公司
  • 10:市场
  • 11:市场
  • 12:评论
  • 13:专版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互动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稳步”变调“加快” 利率市场化改革率先攻坚
  • 温州样本的启示
  • 中央和地方两级金融监管体系“上路”
  • 资本项目可兑换定调加快实现
    战略、步伐仍需审慎
  • 融资平台模式难以为继 市政债渐行渐近
  •  
    2013年11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特别报道
    “稳步”变调“加快” 利率市场化改革率先攻坚
    温州样本的启示
    中央和地方两级金融监管体系“上路”
    资本项目可兑换定调加快实现
    战略、步伐仍需审慎
    融资平台模式难以为继 市政债渐行渐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资本项目可兑换定调加快实现
    战略、步伐仍需审慎
    2013-11-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预期、新兴市场的资本短期流动等,基本上是短期或者周期性的现象。不应该也没必要因为国际金融市场的短期波动而改变我国的战略性开放进程

      ■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尽管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提法从“逐步”到“加快”,但实际操作上还是会分步走,先易后难,先长期后短期,先流出后流入,步伐上还是审慎的、逐步的,不是“一呼啦全部放开”

      ⊙记者 李丹丹 ○编辑 枫林

      

      除却利率市场化,《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涉及金融改革的内容,还有另一个“加快”——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而此前一直采用“逐步实现”的说法。

      分析人士称,在目前的国内外形势下,加快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是必然的要求。但在实现的路途中,战略、步伐不可轻率,仍要坚持审慎,相机抉择,加快配套制度建设,健全市场的弹性机制。

      《决定》同时提出,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这亦被看作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的一个配套措施。

      国内外形势迫使

      在目前的国内外形势下,加快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是必然的要求。

      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曾撰文指出,从国际看,新一轮国际贸易谈判更加注重贸易与投资并举、服务贸易和投资协定相联。延误资本账户开放时机,将影响我国与国际新标准、新规则的接轨,进而影响我国贸易自由化谈判,制约我国对外开放进程。

      从国内看,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加快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和时机逐步成熟。

      记者统计发现,自2012年以来,我国资本账户开放步伐明显加快。2012年3月,温州金融改革综合方案允许“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2013年1月,央行提出做好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试点准备工作;5月,证监会和外管局联合发文简化QFII审批程序;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推进个人对外直接投资试点工作”;9月上海自贸区挂牌,先行先试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市场有声音认为,目前国际金融环境充满不确定性,我国贸然开放资本项目,可能会对金融体系造成冲击。

      但要指出的是,目前推进资本账户开放是我国中长期发展战略之一,本身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很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预期、新兴市场的资本短期流动等,基本上是短期或者周期性的现象。

      在盛松成看来,不应该也没必要因为国际金融市场的短期波动而改变我国的战略性开放进程。

      战略、步伐坚持审慎

      尽管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提法从“逐步”到“加快”,但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指出,实际操作上还是会是分步走,先易后难,先长期后短期,先流出后流入,步伐上还是审慎的、逐步的,不是“一呼啦全部放开”。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认为,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将加快步伐实施,战略上仍会审慎。

      “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以制度完善、市场成熟为基础的。如果制度不完善,很难对外开放。”赵庆明说。

      作为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配套措施,《决定》同时提出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以防范跨境资金波动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冲击。

      这看似是一个新提法,其实外汇局已经在今年上半年根据国际收支的形势、资本账户开放的进程,推出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措施,这正是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之一。

      外汇局介绍,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措施作为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从重微观行为转向重宏观总量,突出宏观审慎管理的理念。同时从行政管理转向运用经济杠杆,不直接干预银行业务,突出让市场机制发挥更大作用的理念。

      赵庆明对此解读称,伴随资本账户开放,防止跨境资金大量流入流出的问题很难用行政化手段实现,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实现市场自身的弹性。

      以日本为例,“上半年日元大幅贬值,但并没有出现大量的资本流出,股市表现良好。”赵庆明指出,尽管外汇波动是剧烈的,但并没有引起剧烈的资本双向流动,正是因为市场有弹性,可以缓解冲击,这才符合宏观审慎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