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不把资金从中国撤出
|
⊙记者 石贝贝
“这是历史上很特别的时代,这也是全球金融架构经历巨大变革的时代。”
一个冬日的午后,汇丰集团主席范智廉(Douglas J Flint CBE)在伦敦汇丰总部,接受了上证报记者专访,向记者打开了一副巨大、宽宏的历史和金融的格局图。
在他眼中,这一变革与中国的崛起密切相关。“我们当前处于历史上很特别的一个时代”,是因为中国正变得更加国际化,中国经济也在世界经济价值链上不断上移;而“全球金融架构大变革的时代”,则是因为世界需要第三种国际货币,而随着中国重要性的上升,人民币具备成为第三种国际货币的价值。
面对来自中国的记者,范智廉不断强调中国市场对于汇丰的重要性。“148年前,汇丰成立之初,就是为当时英国和中国贸易融资和投资提供服务,过去这些年里,英国越来越‘小’、中国越来越‘大’,但汇丰所做的从来都没有偏离初衷。”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汇丰历次财报公布时,均强调中国是汇丰集团优先发展的市场,随着2011年汇丰自身改革的推进,中国市场进一步提升到“策略性重要市场”的高度,2012年增资汇丰中国人民币16亿元、注册资本增至124亿元。然而,不能回避的是,在退出保险等非核心业务的集团策略下,汇丰今年出售平安保险股权的事件也备受市场关注。
对于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范智廉说,“在未来,我们将不断进行评估,看看如何扩大中国内地投资。我们从不把资金从中国撤出,而是将获利直接投进去。但是,究竟是通过自身增长、还是通过合作伙伴来实现,这当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
“汇丰规模不可能比现在更大了,过去两年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更好地在全球范围内分配资本、资源。把表现不好的市场资本筹集起来,集中投入到更具竞争优势的地区。”就汇丰2011年开始的危机后新战略调整,范智廉如此回答。
相关报道详见封三·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