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紧对打新标的的研究覆盖;从公募、专户两方“出击”推出适应新规的产品
⊙记者 丁宁 ○编辑 于勇
市场关注已久的IPO重启终于有了时间表,基金公司积极备战:一方面加紧对打新标的的研究覆盖,一方面从公募、专户两方“出击”推出适应新规的产品。不过,受访的基金经理表示,从长期看,打新市场将逐步回归理性,基金打新“一招鲜吃遍天”的情况会有所转变。
紧急应对
沪上一基金公司研究员告诉上证报记者,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之后,公司投研部门就紧急开会。
“对于打新,公司内部的意见是至少首批企业资质较高,应积极重视。”该研究员表示,“公司要求对打新标的的研究进一步深入,过会企业要求全覆盖,其余走流程的七百多家也要精耕深挖。”
沪上另一家中小基金公司内部人士也表示,此前IPO重启的消息时断时续,而基金对于拟上市公司的研究一直在进行。“这次公司要求‘复核一遍’,为排在前头的每家待发公司再度出具研究报告,注明推荐或规避,同时给出估值。”
分析人士表示,《意见》定稿在审核理念、融资方式、发行节奏、发行价格及方式、约束机制等方面都更加市场化,这使得拟上市企业的数量、资质更加复杂,由此对标的的分析研究价值更为凸显。
公募跟进
在积极研究打新标的的同时,基金公司也在紧锣密鼓筹备适应新规则的打新产品。
根据证监会公告,国泰上报的淘新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已获批,该基金即主要针对新的新股发行改革政策所“定制”的专注打新的低风险基金。
“6月份新股发行改革的征求意见稿公布后,我们就有针对性地去做这个产品。”相关人士表示,“新基金会在产品设计上给予打新更大的空间,但具体细节尚不便透露。”
“从历史数据来看,机构打新的年化收益率一般都超过了两位数,这无疑将拓宽公募基金未来获取绝对收益的途径。”国泰基金副总经理周向勇表示。
早在今年5月,富国基金推出了富国信用增强二级债基,80%以上资金投资固定收益类产品,其余不高于20%的资产主打新股。该产品当时亦被宣传为在IPO重启预期升温之际,基金公司“顺势”推出的“打新利器”。
分析人士认为,根据《意见》,主承销商自主配售制度下,作为机构投资者的主体,公募基金无疑是各大主承销商的重要客户;网下配售新股的40%优先配售给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也有利于确保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的主体配售地位。
“这意味着,公募基金在打新方面的话语权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分析人士表示,“因此,在打新方面有较大空间的公募产品或被资金所看好。”
专户参与
除了公募,基金专户也在积极筹备。
“我司专户可参与打新股,杠杆6至8倍,有需求的朋友可联系。IPO启动在即,把握机会!”《意见》公布后不久,某中小基金公司专户部门人士便在圈内发布上述信息。从其了解的情况来看,尽管对于打新长期预期看法分歧不小,但多数基金公司专户都在积极跟进。
值得一提的是,私募等机构为了分一杯羹,也有意与基金专户合作。
“与专户合作,发行专注打新的产品,专户做个通道,我们做投顾。”某私募人士表示,此前也和几家专户接洽过相关事宜,专户通道费用基本在“千二、千三”的水平。
此前有报道称,由于公募有中签优势,私募曾与基金公司探讨,是否能够以发公募的形式来参与打新。例如发行一个公募基金产品,这个公募参与打新,然而投资顾问由私募来做。“但是沟通下来有困难,目前这种形式无法实现。”
回归理性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基金的跟进工作紧锣密鼓,但部分受访基金经理表示,从长期来看,不会对打新寄望过高。随着制度的日渐规范和成熟,打新市场将逐步回归理性。
“如果我们将时间视角拉长去看IPO这个投资标的,其实对债基和其他基金净值的影响在逐步降低。”万家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朱虹表示。
在其看来,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中国的经济周期所决定的A股的表现不同;二是IPO本身作为一种所谓的“无风险”的收益特性在逐步被淡化。
北京一债基基金经理表示,新股发行新政将促进IPO市场的活跃度和优劣分化,减少寻租环节,随着进入门槛降低、网下报价约束性的加强、网上申购条件的限制增加,炒新现象将逐步减少。
朱虹预计,2014年全年债券基金打新“一招鲜吃遍天”的情况会有很大的转变。“我们仍会从基本面和博弈两个角度去看待IPO,基金管理人和投资者将逐步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