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要闻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专栏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证监会官方微博澄清传闻 IPO申请受理并未暂停
    发审会重开须配套规则出齐
  • 吴晓灵:《期货法》制定条件已成熟
  • 证监会:三举措推进
    上市公司内控规范
  • 聚焦期权衍生品 六大交易所围绕创新做文章
  • 七成A股上市公司
    2012年内控合格
  • 外资机构期盼
    “握手”中国期货机构
  •  
    2013年12月4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证监会官方微博澄清传闻 IPO申请受理并未暂停
    发审会重开须配套规则出齐
    吴晓灵:《期货法》制定条件已成熟
    证监会:三举措推进
    上市公司内控规范
    聚焦期权衍生品 六大交易所围绕创新做文章
    七成A股上市公司
    2012年内控合格
    外资机构期盼
    “握手”中国期货机构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资机构期盼
    “握手”中国期货机构
    2013-12-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王宁 郭玉志 董铮铮 ○编辑 梁伟

      

      今年以“开放创新、合作共赢”作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与往年相比有明显不同,业内对于“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呼声愈发高涨。多位外资机构人士表示,希望能够尽早地参与到中国期货市场中,外资机构的对冲策略、风控制度和管理模式等,都能够为中国期货机构提供借鉴,期盼能够早日与其展开合作。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期货市场已具备了对外放开的条件,实体企业对跨市场风险对冲的需要也日益明显,外资机构参与到国内期货市场中,可以为行业发展提供很多借鉴和帮助。尤其是在期权时代临近背景下,期货公司对于信息、技术的需求较高,双方相合作能够实现共赢局面。

      事实上,近两年南方部分期货公司已悄然加强对境外业务的学习,加快人才培养等。

      中期协牵头

      在今年的国际期货大会前夕,中国期货业协会先后与多家境外交易所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该协会会长刘志超表示,境外机构为中国期货市场发展提供了很多帮助。“在中国期货市场发展转型阶段,中期协也会和境外机构的合作更加密切。”

      瑞士联合银行集团高级清算销售经理Edwin Ang表示,国外期货机构非常希望参与中国期货市场交易,目前瑞士银行已和中国部分期货公司展开合作讨论。

      期货市场“融合”不仅在于银行、保险和基金等,外资机构也是“融合”的一部分。Efficient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裁Ernest L.Jaffarian表示,愿意在中国期货市场中投资,主要目标是大宗商品交易。因为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较大,套利机会也多。作为国际投资公司,也愿意和中国期货公司进行合作,外资机构具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尤其是对冲基金方面。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首席执行官Phupinder Gill表示,境外机构如果能够在监管层的允许下进入中国期货市场,其成功的关键要素是与期货公司如何展开合作,本地期货公司对市场有深入的认识,而境外机构可以提供更多的成熟经验和帮助,其中包括:市场资源、资金支持、清算和管理经验等。目前上海自贸区发展契机较多,自贸区企业可以参与境外衍生品投资,这也为CME进入中国市场打开了突破口,在自贸区内设立交割库就是最新的具体举措。

      条件相对成熟

      据记者了解,近两年南方部分期货公司已悄然加强对境外业务的学习,主要内容包括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人才培养、模拟交易参与等。南华期货总经理罗旭峰表示,市场各方条件都相对成熟,随时可以与外资机构开展合作。目前南华和永安已具备跨市场对冲的条件(境内期货市场和境外期货市场的对冲交易),此外,也正在思考发展服务类产品。“双方前期可考虑合作发行基金产品,国外有很好的交易策略可以借鉴,也能够为QFII进入做准备。”

      作为证监会批准成为境外期货业务试点之一的永安期货,目前对于境外期货业务准备较为积极。据了解,永安期货于2011年就与CME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设立了中国首个期货人才培训基地。此外,今年4月份,永安期货也推出了境外期货期权模拟交易大赛,截至目前,可交易的境外品种包括原糖、棉花等,涵盖了农产品、基本金属、贵金属、能源、外汇和指数等多个类别。

      上海期货交易所能源部总监陆丰表示,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话题由来已久,借用原油期货作为国际化的第一步可能性较大,原油在国际贸易流动性有很好的基础,对国内外来讲意义重大。

      广州凯超投行经贸执行董事黄子超表示,在运用期现结合交易时,对传统套期保值理论产生一些困惑。在参与国际期货市场交易后,发现国际市场期现组合水平明显高于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