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要闻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专栏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证监会官方微博澄清传闻 IPO申请受理并未暂停
    发审会重开须配套规则出齐
  • 吴晓灵:《期货法》制定条件已成熟
  • 证监会:三举措推进
    上市公司内控规范
  • 聚焦期权衍生品 六大交易所围绕创新做文章
  • 七成A股上市公司
    2012年内控合格
  • 外资机构期盼
    “握手”中国期货机构
  •  
    2013年12月4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证监会官方微博澄清传闻 IPO申请受理并未暂停
    发审会重开须配套规则出齐
    吴晓灵:《期货法》制定条件已成熟
    证监会:三举措推进
    上市公司内控规范
    聚焦期权衍生品 六大交易所围绕创新做文章
    七成A股上市公司
    2012年内控合格
    外资机构期盼
    “握手”中国期货机构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聚焦期权衍生品 六大交易所围绕创新做文章
    2013-12-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董铮铮 郭玉志 王宁 ○编辑 梁伟

      

      2013年是新品种之年,2014年有望推出期权等衍生产品,金融衍生品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在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谢玮、深圳证券交易所监事长杨勇平、上海期货交易所理事长杨迈军、郑州商品交易所理事长张凡、大连商品交易所理事长刘兴强、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董事长张慎峰齐聚“开放环境下的交易所改革与创新”圆桌论坛,围绕期货品种创新和制度创新及跨市场监管展开讨论。

      不可缺少的衍生品

      “没有衍生品就少了一条腿,走起来会很慢”,谢玮称,无论从世界发展趋势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来看,都需要有衍生品作为交易所的战略布局。

      据了解,目前,上交所的个股期权准备已经在各个层面开展。谢玮表示,在规则层面,证监会将发布期权管理办法,两个交易所和登记公司会发布交易规则、结算规则及具体的指南。技术开发层面,上交所今年在部署权证的模拟交易系统,目前券商技术系统已经基本就绪。

      期货公司有望直接参与个股期权。谢玮表示,目前期货公司参与个股期权业务的制度安排有两个可选项:一是做代理;二是作为交易所的特别会员直接参与。上交所目前正积极准备着手让期货公司直接参与个股期权的交易,相关的制度安排正在积极研究中。

      大连商品交易所豆粕期权启动了仿真交易,刘兴强透露,期权产品有望在明年5月份推出。“期盼到明年5月份期权能够在期货市场上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刘兴强表示,大商所去年开始开展了仿真交易,从交易所所内的仿真交易推广到部分会员交易,已有115家会员参与仿真交易。

      杨勇平表示,深交所也正在积极努力发展衍生品市场。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要和监控系统相配套,相应的监管系统的上线、监管指标以及监管制度都需要做准备。

      不断创新促进发展

      借助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的优势,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在上海自贸区注册。杨迈军透露,目前,这方面的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上海期货交易所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在推进各项准备工作,希望能在未来几个月内完成,相关政策也能够尽快出台,尽早开展这方面的交易。”

      尽管今年期货新品种上市密集,但资金并没有同比例增长。对此,张慎峰认为,不必过于担心。他表示,这一现象是市场化加速、市场管制放松,适应实体经济和现货市场的需求必然出现的一个局面。此外,各品种之间风险属性、投资者本身的知识经验、资金门槛都有相对固定的状态。未来中金所将本着放松管制、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原则,包括降低保证金的比例,提出新的组合保证金,引入新的做市商,降低收费标准以及降低会员与客户的成本,共同提升成本效率和资金的使用效率。

      程序化交易在市场应用中越来越广泛。张凡表示,程序化交易在短时间内会产生大量的、高速的交易指令,容易引起市场行情瞬间的波动,由于聚集风险的时间比较短,突发性市场风险也会大大增强。同时,这种大量的交易指令会占用大部分的系统资源,并通过一些较高的技术手段更多、更快地获取一些市场的报价信息,对一般的投资人来说存在市场交易的不公平。张凡认为,交易所要加强市场信息发布管理与技术系统监控,通过一线市场监管来规避可能产生的市场风险和不公平交易的现象,以更好地促进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