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特别报道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IPO改革成功还需一个充分必要条件
  • 传真机当真快成“垃圾信息机”了?
  • 外论点击
  • 2014全球金融市场大猜想
  • 雾霾漫天:
    中国经济发展持续性到了危急关头
  •  
    2013年12月9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评论
    IPO改革成功还需一个充分必要条件
    传真机当真快成“垃圾信息机”了?
    外论点击
    2014全球金融市场大猜想
    雾霾漫天:
    中国经济发展持续性到了危急关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雾霾漫天:
    中国经济发展持续性到了危急关头
    2013-12-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傅子恒

      

      自12月以来,我国华东地区连日被雾霾笼罩,上海上周的空气质量指数达到创纪录的最高级别六级重污染程度,这已不是一般的糟糕,而是糟到谨防近乎“毒空气”的地步了。各方旋即做出了紧急反应:市政府启动了重点工业企业限产限污或停产、停止施工室外作业和道路开挖整修、渣土车黄标车禁行、停驶30%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等紧急减排措施,并通告全市中小学生停止户外活动。市民则展开了紧急“自救”。据笔者所知,上海几乎全部的实体商店所有类型口罩一度脱销,网店销售激增,许多网店也出现脱销现象。

      连日雾霾弥天,催生出了“口罩经济”,也催生出了沪深A股市场相关“概念股”的短线活跃行情,近日两市不断有纺织股上榜涨停板。

      只是,不少投资人疑虑难解:“口罩经济”靠谱吗?从现实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愈演愈烈,有很强的持续性,京津沪深穗等大城市以及广大东部地区PM2.5超标日期占正常天气的比重不断增加,覆盖了全国半数以上的人群,时间的持续性与范围的广大,使得对口罩需求、对空气净化设备器具的需求具备了钢性特征。淘宝网店口罩产品近两三年以来一直热卖,山东部分地区出现众多口罩加工专业村镇,大量就业者以此为生。已有分析预计,我国空气净化市场年需求量将达800亿元的市场规模,巨量需求带来产业扩张,形成“口罩经济”现象。至少,一些专业生产公司今、明两年的会计报表业绩非常可观,应该没有什么悬念。

      这当然远不只是一种股市短期“概念”炒作的催发,恐怕似乎也并不能仅用“口罩经济”来如此轻松地概括。因为,这个话题太沉重。中国经济35年高增长带动GDP总量的持续翻番,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但同时也付出了环境污染、退化的沉重代价,空气和水质首当其冲。先是每年春季到访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近些年是笼罩在我国北、中、东部广袤地区的雾霾天气挥之不去,环保压力空前。根据去年《“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预测,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到4.5万亿元,而最新的预计是将达到5.3万亿元,相当于同期GDP的8%至10%。环保需求大幅增加,一方面反映了国人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对生存环境质量需求的大幅提升,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另一方面,由环境恶化促发的短期内产业如此激增,也折射出我国经济发展不仅没有跳出历史的怪圈,没有逃脱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且部分领域比那些发达国家当年走得更远的现实。由上海等我国东部一些城市近日空气污染指数接连爆表的情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到了危急关头,说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也并不为过!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什么问题都有个临界点,环保问题突然激化,说明人与环境的冲突已接近甚至突破了临界点。此时,全国上下对环境之困都有了切肤之痛,真实体验到了中国经济“调结构、促转型”、转变增长方式的时代紧迫性。如何治理?其方向是早就明确的:从治标角度来说,加大对传统产业环保投入力度,加大对污染源的专项治理减少污染的发生,严格考核监督,加大对制造污染者的惩治力度、增大其违法成本;从治本角度来说,加大对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的研发投入,促使新型清洁能源逐步增加对传统能源替代,并最终使污染能源全部退出人类生活(这当然也是全世界的共同课题)。

      而作为治标与治本措施的保障,在我国现阶段同时涉及系统性经济、社会深层次体制改革,那就是必须真正破除建立在唯GDP增长导向之下的某些现行制度,诸如干部评价、考核、升迁以及中央与地政府的财政收支制度等。环保治理本身就对政府监管与转变职能提出了新要求,如违规处罚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以及对污染及环保产品质量依法监管等。环境污染治理需要政府以及全民共同的作为,才不至于使“期待蓝天碧水、阳光明媚的美好天气重新回归”这一简单的希望,变为长期翘首企盼的奢望。

      生态环境的恢复,是个漫长的过程,环境治理,我们得有打持久战的准备。

      (作者系万联证券研究所负责人,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