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为“蜻蜓点水”
⊙记者 夏子航 ○编辑 孙放
雷声大,雨点小。曾几何时,上市公司大股东“扬言”增持尚能激荡一番市场,而随着“喊口号式”、“走过场式”的例子越来越多,加之增持区区几万股、十几万股亦不违背“一年内增持比例不超过2%”的承诺,久而久之,如此蜻蜓点水般的增持再难撩拨投资者的心。
中天城投近日公告称,控股股东金世旗国际的增持计划实施已满12个月,在2012年11月29日至2013年11月29日期间,金世旗方面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累计增持公司676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0.53%。公告显示,上述增持皆发生在2012年底,此后近一年未再有所动作。
类似中天城投这般的还算有所行动,足够“交差”。有的大股东则纯属“走过场”,甚至有多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在宣称增持大半年后增持股份仅为几万股。
据上证报统计,在过去一年中,有300余家上市公司大股东或重要股东提出增持,其中,增持股份数在1000万股以上的不到40家,占比约13%。
这40家中,大部分为央企下属上市公司及超大型企业,汇金增持银行涉及的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位列在前,中国石化、中国水电、中国联通、中国国航、武钢股份等也其内。
所有增持案例中,500万股以上的增持总和不到80笔;100万股以下的增持则占据一半;约有三分之一的增持的股份数在40万股以下。也就说,上市公司大股东或重要股东过去一年增持自家股票的交易中,有约三分之一是在40万股以下,呈现“小微化”特征。
以华西股份为例,其于今年6月24日接到控股股东江苏华西集团公司的通知,华西集团增持了上市公司股份2万股,均价为3.37元,占总股本的0.003%。华西集团也承诺自6月起的12月内增持不超过2%,但此后再无进展。无独有偶,今年7月末,金瑞科技大股东长沙矿冶院宣称增持完毕,公告称2013年1月28日至2013年7月28日,长沙矿冶院相继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买入上市公司股份合计48.1万股。
诸多上市公司大股东声称增持是有明显目的的,以高鸿股份为例,为定增护航的表达就十分明确。
公告显示,高鸿股份于2012年10月15日接到控股股东电信院的通知,承诺“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当公司股票二级市场价格低于6.6元/股或公司本次发行价格低于6.6元/股时,除已承诺的拟认购不少于1亿元公司2012年非公开发行的股票外,电信院将通过二级市场购买或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另增持公司股票不少于8000万元;当公司股票在二级市场价格高于 6.6 元/股且公司本次发行价格高于6.6元/股时,则无进一步增持计划。”最终,高鸿股份大股东于2012年12月11日出资9.97万元通过公开市场以6.08元/股的价格购入1.64万股公司股票,并至此表示增持承诺履行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