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焦点
  • 7:要闻
  • 8:艺术资产
  • 9:公司
  • 10:市场
  • 11:市场
  • 12:评论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专访
  • A14:基金·专访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人物
  • IPO短期冲击市场 但不改中期格局
  • 分享上市公司的
    阶段性高成长
  • 资产配置的“核心—卫星”策略
  • 汇添富行业风向标
  •  
    2013年12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基金·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基金·视点
    IPO短期冲击市场 但不改中期格局
    分享上市公司的
    阶段性高成长
    资产配置的“核心—卫星”策略
    汇添富行业风向标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资产配置的“核心—卫星”策略
    2013-12-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嘉实投资者回报研究中心

      

      “资产配置决定成败”已经成为投资界的共识。本专栏曾经从不同角度对资产配置在投资中的作用做过分析。很多投资者尽管对资产配置在概念上并不陌生,但在具体实践中,如何进行资产配置却常常受到困扰。在本期专栏中,嘉实回报中心将与投资者一同探讨“核心—卫星”策略,并分析资产配置的这一前沿理念、方法,以及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核心—卫星”策略(Core-Satellite Strategy)发轫于1990年代,现在已经成为成熟市场上资产配置的主流策略之一,全球著名的资产管理机构如先锋、瑞银、巴克莱等都在应用这一策略为客户配置资产。具体来说,“核心—卫星”策略是指,在投资者决定大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之后,再将每一类资产的管理分为“核心”和“卫星”两个部分,分别进行配置。顾名思义,“核心”是构成这一资产类的主体配置,目的是为满足投资策略对这类资产基本的收益和风险要求,“卫星”则构成环绕主体的其余配置,为的是增强收益和分散风险。就“核心—卫星”策略的实施而言,主要包括下面三个步骤。

      第一,确定投资目标,对大类资产做出相应的配置。在进行投资之前,投资者应当先确定自己的投资目标:收益预期有多高?为此能够承担的风险有多大?投资期限有多长?大类资产配置的合理性取决于是否与投资目标相符。在确定投资目标之后,投资者可以通过收益风险计算,在股票、固定收益、大宗商品、私募股权等资产类别中进行搭配,确定符合自己投资目标的配置比例。

      第二,在确定了大类的配置比例之后,对每一大类内部进行“核心—卫星”资产的二次比例配置。以基金投资为例,假定投资者通过对投资目标的分析,得出偏股型基金占整体基金组合的适宜比例是40%,此时投资者需要在这40%的份额中决定多少分配给“核心”基金,多少给“卫星”基金。通常来说,“核心”应占据份额的绝大部分,这是由“核心”的性质和作用决定的,比如说在这个例子中一个可能的分配方式是“核心”占30%,“卫星”占10%。

      第三,完成“核心”和“卫星”的具体配置。仍以上文基金投资为例,投资者在确定了偏股型基金40%的整体占比,以及30% + 10%的“核心—卫星”分配比例之后,需要决定这30%的“核心”应包含什么基金,“卫星”的10%又会由哪些基金构成。由于“核心”基金承担着实现投资目标的主要任务,因此基金的选择要与第一个步骤中确定的投资目标匹配得当。对于保守型的投资者来说,将风格激进的偏股型基金大量配置进“核心”显然是不恰当的。“卫星”则与之不同,为了达到增强收益和分散风险的目的,“卫星”中的基金风格应当与“核心”有所不同,例如,当“核心”为偏重大盘的股票型基金时,“卫星”可配偏重中小盘的股票型基金。

      尽管实施“核心—卫星”策略在路径上十分清晰,但实际操作还是充满挑战。以基金投资为例,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投资者特别关注。首先,依照成熟市场的经验,“核心”资产中会包含较多的指数基金、ETF基金等被动型产品;但是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在牛短熊长的股市环境中,找到对收益目标贡献有效的指数并不容易,因此,中国投资者在应用“核心—卫星”策略时可以考虑优选主动管理型基金来匹配投资目标。其次,“核心”基金组合与“卫星”基金组合应当随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在前期专栏中我们曾经强调,基金投资中与其费力寻找稀有的“全能冠军”,不如选择适合当下市场环境的“单项高手”,这一理念在“核心—卫星”策略中同样可以运用。最后,需要注意“核心”与“卫星”之间及各自内部的相关性,尽量选择相关性较低的产品进行搭配,这样可以更好地分散投资风险,优化组合的收益风险结构。

      综上所述,“核心—卫星”策略对达到投资目标有着重要的实用意义,不但在投资界获得了广泛的认可,而且已经成为实施资产配置的主流策略之一。尽管这一策略在中国的应用还不够广泛,但是提高资产配置的科学性,将有助于投资者提升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