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焦点
  • 7:要闻
  • 8:艺术资产
  • 9:公司
  • 10:市场
  • 11:市场
  • 12:评论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专访
  • A14:基金·专访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人物
  • 中国稳步走过全面改革承前启后的一年
  • 社会抚养费怎么成了地方预算管理的盲区?
  • 外论点击
  • 手机王子
    与空调玫瑰的
    五年对决
  • 尽最大努力避免
    优先股上市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  
    2013年12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评论
    中国稳步走过全面改革承前启后的一年
    社会抚养费怎么成了地方预算管理的盲区?
    外论点击
    手机王子
    与空调玫瑰的
    五年对决
    尽最大努力避免
    优先股上市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稳步走过全面改革承前启后的一年
    2013-12-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张 锐

      凭借着改革基因的聚合,改革细胞的再造,改革红利的释放,2013年中国经济前行的脚步愈发扎实稳健。今年金融领域的政策突破幅度大大超乎预期。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迈开了利率市场化的关键一步,确立了创办民营银行的政策风向,人民币国际化作为金融对外开放的旗杆也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9月底挂牌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时代含义和未来愿景,将会诞生更多的创新基因,将引领中国经济发生更大的裂变。

      展开2013年中国经济拼图,改革所激发出的正能量以脉冲与生猛之势强力穿越与辐射其中。借助于改革的势能,传统的经济思维得以全新解读;凭借着改革基因的聚合,改革细胞的再造,改革红利的释放,中国经济前行的脚步愈发扎实稳健。

      “营改增”是过去一年令企业最感兴奋的财税新政,这项8月1日起实施的税改举措,不仅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做法推至全国,而且将广播影视纳入了试点范畴。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2013年前10个月,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共减税939.65亿元,预计全年减税超1200亿元。

      继“营改增”为企业减负之后,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金限制的决定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投资门槛,加速了市场主体的扩容。据统计,截至9月底,全国各类市场主体总数已突破5872万户。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注册资本与财政收入在总量上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企业注册资本每增长1亿元,就能带动财政收入增长1490万元。

      不同于以往雷声大、雨点小的实施后果,2013年中国政府简政放权的力度极大,全年国务院各部委取消和下放334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同时,遵循稳步推进大部门制的改革思路,国务院撤销了铁道部并筹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整合了卫生和计划生育、食品药品、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海洋、能源管理机构。政府权力的“瘦身”与政府机能的转换,置换出来的是市场活力。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全国各类企业登记数同比增长25%,其中民营个体企业增长37%,带动了民间投资以23%左右的速度扩张。

      如同当年将深圳作为对外开放的特区从而撬动了中国前所未有的变革能量一样,9月29日正式挂牌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时代含义和未来愿景。作为“试验田”,上海自贸区将会诞生更多的创新基因,作为“风向标”,上海自贸区将引领中国经济发生更大裂变。据上海自贸区管委会统计,截至11月底,自贸区共办结新设企业1434家,注册总资本超过382亿元。

      注定要在历史记录上大书一笔的,是今年金融领域的政策突破幅度大大超乎预期。7月19日央行宣布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迈开了利率市场化的关键一步;紧接着,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确立了创办民营银行的政策风向。据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截至11月底,共有苏南银行、国融银行和苏宁银行等36家民营银行的名称获得了核准。内部强身健体的同时,人民币国际化作为金融对外开放的旗杆也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本月初,央行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包括允许居民个人境外投资、企业跨境贷款以及相应账户管理等资本项下的新政策。

      “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是高层敲定的结构调整的战略与策略。按照这一部署,山西将淘汰压缩焦炭产能1800万吨,内蒙古将淘汰水泥落后产能459万吨,山东将淘汰炼钢产能2257万吨……据工信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报告,截至目前,19个行业落后生产线全部被关停,“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有望提前一年完成。在淘汰落后与过剩产能的同时,促进信息产业、健康服务业、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频频出台。与此同时,国家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力推节能环保产业的扩容和强身。多角度的政策发力,换来了显著的成效。据国家发改委的报告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6%,其中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94%,接近全年5%的工业节能目标。与此同时,新兴产业的引擎作用日益彰显。初步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累计增长11.9%,较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出2.4个百分点;同期全国服务业同比增长8.4%,增速分别高于GDP和第二产业0.7和0.6个百分点。

      遵循“转方式、调结构、强管理”的科学路径,国有企业改革在过去一年中逐步纵向深入。比如,中国二重与国机集团重组,彩虹集团并入中国电子,华粮集团并入中粮集团,中央企业层面重组扩身的步伐格外铿锵。数据显示,在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我国67家国有企业荣耀上榜。与此同时,全国90%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另外,顺着“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和公用事业等领域向民间资本渐次开放”的宽阔思路,今年以来引入民间投资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上升到占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的57%,378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通过股市引入民间投资累计638项,价值达15146亿元。

      在资本市场,长达六年的漫漫“熊市”,迫使决策层全面反思诟病最多的新股发行制度。在历时一年多深入调研和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中国证监会于11月30日正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以强化上市企业信息披露及其责任风险、切实维护中小投资者的实际权益和驱动监管层事中监管和事后严格执法为主要价值取向的制度性再造,即将开启中国资本市场的新航程。2014年1月,停摆一年零一个月的新股发行将重新开闸。注册制发行将如何改变沪深股市的面貌,引发市场各方的多种猜想。

      堪称2013年压轴大戏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给出了一幅中国未来改革透彻而清晰的路线图。《决定》将经济体制改革提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部位,其洋洋洒洒60条中,涉及经济改革的近30条。思想创新历来是实践的先导。《决定》第一次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第一次提出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提出完善以监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第一次强调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第一次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由此,《决定》被视为过去35年来创新成分最多、含金量最重的高层智慧成果,同时也赋予了未来10年中国经济改革更为饱满而厚重的期待。

      (作者系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