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上证观察家
  • A3:评论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资本圈生活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安倍创纪录预算案再写日股神话?
  • 部分基金经理全部身家自购基金
  • 东海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北京分公司成立的公告
  • 国际投行顺势退出大宗商品
  • 黄金ETF六周首现净流入
  •  
    2013年12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5版:新闻·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新闻·财富管理
    安倍创纪录预算案再写日股神话?
    部分基金经理全部身家自购基金
    东海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北京分公司成立的公告
    国际投行顺势退出大宗商品
    黄金ETF六周首现净流入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部分基金经理全部身家自购基金
    2013-12-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安仲文 ○编辑 于勇

      利益捆绑幅度惊人,操作更为谨慎稳健

      ⊙记者 安仲文 ○编辑 于勇

      

      尽管基金经理购买其管理的基金现象频频出现,不过这对于不少基金经理而言,自购基金不过是一种营销的象征意义,但对某些基金经理而言,由于几乎将全部个人财富投入到基金自购,并占基金比例达到一定水平,其个人和基民已经达到共命运的状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此种现象也使得基金的风格趋于保守。

      记者获悉,深圳一位新生代基金经理自购其基金的金额达到200万,其管理的基金规模目前约9000万,其家庭持有的基金资产占该基金比例的2%,成为目前基金经理个人自购占比最高的基金。

      与工作经验丰厚的基金高管、资深大佬所不同,这位准80后的新生代基金经理在2012年才首次担任基金经理职位,不足两年的基金经理生涯显然让其个人财富与前述60后基金高管不可同日而语。这位年轻的基金经理向本报记者坦言,除自住用房外,这200万资金是他全部的身家,其中还包括了岳母的个人资金。“我的基金操作和我的全部个人现金财富紧密相关。”这位年轻的基金经理认为,未来可能进一步自购其管理的基金,利益捆绑可以让基金经理和基民的利益更为一致,在操作上也更为谨慎和稳健。

      不过,正是因为基金份额中包括了人全部现金财富以及家属的部分资金,基金经理和基金的风格也更容易趋向于保守和稳健,并使得基金操作风格缺乏进攻性。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上述基金是一只袖珍型偏股基金,但该基金的操作风格却与大盘蓝筹基金风格趋同,其重仓股中几乎清一色的低估值传统品种,虽然这类品种的估值水平较低,但对市场的吸引力却很低,这些品种年初至年底都表现不佳,而唯一的创业板品种虽然也守住了50%左右的股价涨幅,但也坦言由于在操作上非常谨慎,因此卖出过早,在卖出后该重仓股继续上涨约40%。

      证监会去年发布了《关于基金从业人员投资证券投资基金有关事项的规定(征求意见稿)》,鼓励基金从业人员自购基金,以期将基金从业人员的利益和基民的利益进行捆绑。征求意见稿要求,基金从业人员持有基金份额的期限不得少于6个月,高级管理人员、投资和研究部门负责人、基金经理持有本公司管理的或者本人管理的基金份额的期限不得少于1年。

      受政策的鼓励影响,之后的基金经理自购行为不断出现,其中典型的有去年新华基金从业人员的自购,其中新华基金总经理孙枝来申购新华行业50至100万元。投资总监王卫东申购新华优选成长50至100万元,投资副总监曹名长申购其管理的新华钻石基金,而明星基金经理崔建波亦申购新华优选消费100万元以上。

      但观察上述从业人员,参与自购的基金从业人员多数是公司的高管或明星基金经理,其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尤其是申购的规模、占基金资产规模的比例也相对较低。因此,这种基金自购行为仅仅具有一定的宣示和象征意义,意即通过这种方式给予基民持基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