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准备好了吗,经济转型将是艰巨的持久战
  • 被“双生镀金时代”
    所撕裂的社会
  • 披沙录
  •  
    2013年12月25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书评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书评
    准备好了吗,经济转型将是艰巨的持久战
    被“双生镀金时代”
    所撕裂的社会
    披沙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准备好了吗,经济转型将是艰巨的持久战
    2013-12-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赵雁旎 制图

      《美元复兴十年?
      or中国痛苦十年?》
      张庭宾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年11月出版

      ——读《美元复兴十年?or中国痛苦十年?》

      ⊙叶 雷

      

      对中国的未来,有乐观论者,也有悲观论者。中华元智库创办人张庭宾在其新著《美元复兴十年?or中国痛苦十年?》中大胆预言就代表了目前一股较为悲观的判断: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2010年欧债危机,中国若把控不好,或将是下一个危机爆发地;未来十年,美元复兴,中国必须高度警惕20世纪90年代日本那样前车之鉴。

      之所以“美元复兴十年”导致了“中国痛苦十年”,张庭宾的直接逻辑是货币因素:“由于政府大规模消费和投资浪费的顽症,加上国企未能成功改造成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造成双重流动性紧缩,因而不得不借助外商直接投资维持繁荣增长;当外商直接投资和贸易顺差增长达到顶峰的时刻,不得不以人民币升值吸引国际热钱投机而维持虚幻繁荣增长。”之所以得出“中国国内流动性基本靠海外流入的资金来维持”的结论,根源还在于我国的“货币双发”机制,中国企业出口,获得美元贸易顺差,或者是国际热钱投机中国的美元,都要被央行强制接手,按照当时的美元人民币汇率,向国内发行等量的人民币基础货币,进入国内金融和经济系统流通。

      问题在于,外部输血式的增长总有走到尽头的那一天。随着跨国公司获得了对中国市场的相对垄断后,开始源源不断地向母公司回流利润,特别是美国再工业化和推行TPP对中国实行进口替代,我国的出口面对着空前严厉的处境,一些企业甚至连本金也在外流。而随着美国经济复苏,美联储开始紧缩货币,美元将步入复兴通道,热钱借道人民币升值获利的动力消失,外加中国经济可能面对的石油、粮食和地缘政治危机的冲击,国际热钱或将大量外流。届时,人民币对外升值而对内贬值的现状,也许就将变成人民币对外大幅贬值和对内大幅升值,流动性的萎缩将进一步逼空我国的内需、民生、企业和经济。

      忧患意识,任何时候都不能淡化,而所有悲观的预言,从历史的长河来看,都是一种清醒剂,对于形成对经济发展的正确判断是万不可或缺的。更何况,基于人民币贬值可能导致大量外资外逃进而对我国经济产生巨大冲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而这样的估计,是有其实际意义的,虽然人民币的前景事实上未必如此悲观。但是,我国长期对国内企业和国民个人实施的强制结算汇制度,确实是造成货币超发的重要原因。2008年修订后的《外汇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企业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可自行保留或者卖给银行;2011年起,企业出口收入可以存放境外,无须调回境内。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明确表示将“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同时,央行行长周小川也一再说,将有序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以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如此看来,基于外汇管理造成的我国货币超发问题,在未来是可以逐步解决的。

      而从人民币走势的内外环境来看,未来一个时期内,人民币不仅贬值的可能性较小,而且还可能继续处于升值通道。从外部环境来看,一是全球资本流动呈现多向加速的特征,资本从我国单向流出的可能较小;二是在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方面,我国主要是对美国贸易顺差较大,而对大多数贸易国都已是逆差,这反映到中美货币之间的汇率上,必然是人民币升值;三是随着12月7日世界贸易组织第九次部长级会议达成“巴厘岛一揽子协议”,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再朝前迈出了一步,这对中国意味着可以减少13.2%的贸易成本,按出口额计算,这将使我国每年增收2800亿美元,出口顺差扩大会带来人民继续升值的压力,赚钱效应及资本套利冲动会促使热钱流入,从而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升值。

      再看国内环境,一是随着新一届政府反腐败力度的加强,政府自身消费大幅下降;二是在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新观念下处理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允许民资和外资控股国有企业,12月13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把防控债务风险列为一大任务,要求把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严格政府举债程序,之前各地已经相继出台严控政府投资的规定,这都是逐步解决政府资本主导投资回报率过低的问题的实际步骤;三是随着我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的步伐的加快,民营资本将大步进入银行和保险行业,当下已通过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核准的民营银行已达20多家,随着流动性分布格局逐步变化,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与国有大银行的授信缺口之间的矛盾将在一定程度得到缓解,这也将逐步增强我国内生的流动性。

      至于作者有关中国爆发经济和金融危机已经在所难免的预言,则多多少少也有“阴谋论”的底色。在他看来,中国新一轮“苦日子”开始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救美国就是救中国”,美国威逼利诱中国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把人民币变成美元驶出沼泽的牺牲品和垫脚石的心机昭然若揭”,由此也就带来了国内流动性的紧缩,从而造成了“股灾与世界工厂休克”。接下来的“四万亿”投资计划,错失了经济转型升级的机遇,又导致了楼市泡沫和人民币汇率泡沫的爆炸式膨胀。而“阿拉伯之春”引发的中东内乱,极可能由美国、以色列袭击伊朗造成石油危机升级,及其可能带动的粮食危机,都将引发中国严重的输入性通胀,对房地产泡沫产生重大冲击。如果此时做空国债期货,国债利率暴涨导致房贷利率跟着涨,势必刺破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以及导致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随着一起硬着陆。

      “美元复兴十年”的判断,笔者基本上是赞成的。页岩气革命带给美国的能源独立性,科技创新优势带给美国再工业化的利好,主导《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而来的美国贸易逆差的日益改善,以及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带来的独一无二的财富国际置换能力,都已使美国经济复苏有了足够的支撑。而且,照此趋势,美元复兴极可能不止十年,估计会有更长的周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尽管作者有关中国经济可能陷入危机的预言,尚待时间来检验。其“危言耸听”却也并非杞人忧天;其对美国的分析,也可以作为一面镜子。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中美可以不只作为相互的另一面而存在。竞争无处不在,亚里斯多德曾说过:“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是一种祸害,而不知道自己的过失是一种病痛。”从这个角度来说,本书最大的价值,或许就是能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的过失并懂得控制自身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