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专版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私募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专访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特别报道
  • A16:基金·特别报道
  • 私募业绩背后的投资“道道”
  • 2013,私募这一年——阳光私募业绩全景图视
  •  
    2014年1月6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基金·私募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基金·私募
    私募业绩背后的投资“道道”
    2013,私募这一年——阳光私募业绩全景图视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私募业绩背后的投资“道道”
    2014-01-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周宏

      

      阳光私募的业绩历来就是高低分化,剧烈波动,,2013年尤其如此。未经历练的投资者,通常看了业绩靠前者就心潮澎湃顿生膜拜之心,看了低者又心惊肉跳,恨不得即刻赎回。这恰恰不是私募产品的投资之道。

      观察了几年私募产品后,有几个小心得拿出来供各位看官参考。

      第一、私募产品切不可只看单年业绩。鲁迅有句名言“城头变幻大王旗”,拿来形容私募产品业绩最为合适。今年第一名、明年最后一名的历史,在过去5年中发生过不止一次,道理就在于,私募产品的规模偏小、投资集中度比公募更高。有时候,一年内配对一个行业或几个股票就成了行业前三名。这种好事尤其容易发生在新入行、胆大无比的新私募投资经理身上。但是第二年,这种投资方法很难持续生效。

      第二、风格稳定的投资经理值得陪着坚守。排在前面的私募产品不易轻易上手,排在后面的私募产品可以“抄底”么?

      答案是不一定。业绩在后面,通常有两种可能,第一种,该投资经理的风格资产今年时运不济,暂时落后。第二种,投资经理操作失误。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有理念也有风险控制方法,后者操作思路几近混乱,且容易发生净值深幅回跌。前者可以“陪着走”,后者要分外小心。

      第三、尽量选择诚恳、诚实的投资团队的产品。投资私募产品最大的风险不是净值下跌,而是净值下跌后,投资团队没了。在所有投资能力之前,投资的品性都是最重要。这一点务必关心、再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