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专版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私募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专访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特别报道
  • A16:基金·特别报道
  • 私募业绩背后的投资“道道”
  • 2013,私募这一年——阳光私募业绩全景图视
  •  
    2014年1月6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基金·私募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基金·私募
    私募业绩背后的投资“道道”
    2013,私募这一年——阳光私募业绩全景图视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2013,私募这一年——阳光私募业绩全景图视
    2014-01-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3,私募这一年

      ——阳光私募业绩全景图视

      ⊙本报记者 周宏

      

      2013年,对多数阳光私募而言是考验的一年。这一年,公募业绩突飞猛进,大幅改善;这一年,《基金法》向私募敞开了公开发行产品的市场空间;这一年,资金紧张迫使不少固定收益产品风声鹤唳;这一年,大资管业各类股权激励令人才压力陡增;这一年,沪深大盘指数坠入谷底、经济依然低迷。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考验的一年里,阳光私募的业绩也再度展现迥然不同的风光和色彩。有新人入场斩获业绩头名,有老将沉浮依然坚守不涨的蓝筹,有大鳄年年业绩攀入行业前列,有实力团队开始脱颖而出牛熊业绩皆收,也有些知名才俊挣扎多年后终于归于平寂。

      如果真要说,2013年应该是私募行业繁荣和洗牌的真正开始吧。

      

      2013年,很难定义的一年

      如果要给2013年的阳光私募的整体业绩下个定义,那肯定是很难的。

      说成功吧,阳光私募的整体业绩相比去年明显提升。

      初步掰扯了一下,截至去年12月31日公布的业绩数据,全行业的平均收益为13.58%。考虑业绩后续的公布节奏,整个行业的平均收益还有上升余地。初步估计,通常一个大型私募团队,产品的平均业绩如果低于15%,那在行业里应该算不上“可以说说”的行列。

      以堪称指标的中大型团队而言,泽熙投资、理成投资、重阳投资、博颐投资的整体业绩都相当不错,历来行业不太突出的民森投资,今年的整体情况也很好。多数产品大幅超越30%这一行业优秀水平。几家大型私募团队的业绩整体靠前,基本上,把今年行业的成绩合格线抬的很高。

      说是业绩备受考验的一年,也很有道理。

      “私募擅熊市,公募擅牛市”的规律,今年再度有点冒头。虽然平均业绩看,今年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整体高下尚难论断。但是,从行业头名前列的角度看,公募的整体表现相当亮眼。

      根据券商机构的统计,今年公募前三甲的收益线卡到了73.51%,而且都是规模数亿至数十亿不等的大资金。与之相比,私募同等规模的产品,只有泽熙的3期和1期可以与之一校短长(泽熙3期收益为90%,泽熙1期为73.27%)。也就是说,从同等资金量级考虑,公募在2013年已经有了整体的回升势头,往年私募完胜的场面已经被更改了。

      从更深入角度看,私募灵活稳健、专注特色的投资特点,和公募组合投资、基本面驱动、大资金滚动操作的投资风格,在2013年构成了强烈的对撼。未来这个场面将持续延烧,并且战场会从专户和私募产品延伸到公募产品的大市场上再度上演。2014年,这将会是业绩的新看点。

      

      2013牛基关键词:“新人”和“公募”

      2013年的最牛私募的榜单初步揭晓,根据好买研究的私募排行数据。截至去年12月31日公布的数据,阳光私募前五名分别是,创势翔1号(投资经理黄平)、恒复趋势1号(投资经理刘强)、鸿逸1号(投资经理张云逸)、泽熙3期(投资经理徐翔)、龙鼎3号(投资经理冯为民)。

      这中间除了泽熙的徐翔成名已久以外,其他都是名不见经传的新人。第一名创势翔1号,这个产品成立也只是在2012年5月,2013年是其第一个完整的业绩年度。从产品角度看,是新的不能再新的“新人”。

      第二名,恒复趋势1号产品虽然成立于2009年,不过业绩长期在“水面”(面值)之下,借助2013年的突出表现而一举回升到1.3105元(11月底的净值)。

      从简历看,投资经理的“民间色彩”也相当浓厚。根据好买披露资料,今年冠军创势翔1号的投资经理黄平其创设产品前的主要经历为“国内著名分析师,具有超过15年的证券从业经历。拥有丰富的大资金运作经验”。第二名刘强的经历为“毕业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获十一年证券从业经验。”这种措辞,都是通常民间派私募的常用措辞。

      从上述情况亦可以看出,出身民间、身手灵活、交易果敢的民间派,或许对于2013年结构性的行情的把握是有其优势的。

      新人的冒尖并不能掩盖,整个私募行业,2013年另一重要特色——即公募派基金经理的整体业绩回暖。

      过去两年间,公募派的业绩整体一直在阳光私募中居于中央偏后位置。对于公募的组合和研究优势能否运用在私募领域,业内的关注度还是很大的。即便一些第三方销售机构,也在具体推荐名单中,更加倾向于灵活同时也善于研究的券商派。但这个结论在2013年后可以改写了。

      根据第三方统计数据,2013年公募派的私募机构整体在业内大幅回升。比较明显的是,原交银施罗德研究总监程义全带队的理成投资、出身富国基金的徐大成管理的博颐系列产品。他们两家都有多只产品收益超过50%。

      另外,投资经理出身于广发基金的汇利优选和汇利优选2期、投资团队出身于中邮基金的鼎萨1期、出身于海富通的扬子系列,以及包括博时基金曾经的投资总监肖华管理的尚诚等整体收益也都超过40%,堪称全面逆袭。

      另外不能不说的是,民森投资今年管理的民森系列,以及曾昭雄管理的明曜系列、吕俊管理的从容系列、乃至石波、常昊管理的尚雅系列今年的业绩也相对靠前。整体上看,曾经受到关注的明星基金经理这一体系,今年以来的私募产品业绩是整体复苏的。

      

      2013熊基关键词:价值和守仓

      当然,和今年高度分化的市场结构一样,今年阳光私募的业绩分化也比较明显,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有部分阳光私募产品整体业绩跌幅回落甚至超过了大盘指数,其中不乏曾经颇受舆论关注的热点人物,真是让人有“地命海心”之感。

      根据好买的统计数据,今年业内跌幅居前的产品包括,否极泰(投资经理董宝珍)、星河广赢上善若水、乾道1期、塔晶狮王(投资经理冷再清)、长安投资76号。其中否极泰的年内跌幅达到62.26%,星河广赢上善若水的年内跌幅达到59.73%(据10月18日净值数据),其他三家的跌幅也在32%以上。

      其中,跌幅头名“否极泰”是一款合伙制产品,其投资经理董宝珍是一位财经社区里的网络红人,董宝珍本人以看好茅台等价值投资股著称,其甚至曾与另一位投资人“如果茅台的市值不可能跌破1500亿”。目前看,该赌誓和产品业绩都已处于“裸奔”状态。

      回探幅度第二位星河广赢上善若水的投资经理未知,该产品是一款托管于银行的信托产品。第三名塔晶狮王在过去几年内业绩高度波动,去年曾经强力复苏,不想今年再度堕底。另外,长安投资76号是一款长安信托发起的分层产品。

      总体看,2013年的落后私募产品,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总结。第一、产品未设止损线,导致净值深度落后。第二、部分产品可能与今年消费品股暴跌有关。第三、投资经理欠缺历史上经过考验的投资产品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