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专版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私募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专访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特别报道
  • A16:基金·特别报道
  • 基金资产管理规模排名出炉
    前十大公司大位移
  • 2013基金投资:“年轻人”的战场
  •  
    2014年1月6日   按日期查找
    A16版:基金·特别报道 上一版
     
     
     
       | A16版:基金·特别报道
    基金资产管理规模排名出炉
    前十大公司大位移
    2013基金投资:“年轻人”的战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基金资产管理规模排名出炉
    前十大公司大位移
    2014-01-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丁宁

      

      2013年,基金业态发生巨大变化,基金公司资产管理规模随之此消彼长。近期,包含QDII基金数据在内的全口径基金资产管理规模排名正式出炉。

      天相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公募资产总规模达到29230.03亿,离3万亿大关仅一步之遥。各家公司资管规模排名竞争激烈,前十大基金公司座次排序出现“大位移”;与此同时,行业马太效应凸显,近半数公司规模低于200亿。

      天弘逆袭跃至第二

      建信大成跌出前十

      而从公司角度,去年规模战竞争激烈,大公司排名多数易位。

      天相数据统计显示,剔除联接基金,华夏基金以2264.28亿的规模守擂成功,依旧位居行业首位;2012年末规模不足百亿、排名第50位的天弘基金,凭借余额宝的发力跃升至第二,年底规模飙升至1943.62亿,规模相距行业老大华夏基金300亿;嘉实基金以1646.40亿的规模维持行业第3名。

      中银基金2013年资产管理规模增长216.32亿,排名由2012年末的第8名跃升至第6名;华安基金年内虽然规模略有缩减,但仍旧以826.90亿的规模跃升行业第十。

      在前十名之外,上投摩根、景顺长城和汇添富3家公司资产规模增长明显,分别扩容218.63亿、214.39亿和193.84亿,分别排名行业11、13和17名。

      此外,易方达、博时2013年资管规模分别缩水458.66亿和320.36亿,排名行业第5名和第9名,名词分别下滑3、4名;建信、大成则分别缩水220.16亿和152.03亿,跌出前十。

      马太效应凸显

      近半数公司规模低于200亿

      在排名的另一端,不少小基金公司苦苦徘徊在生存荣枯线以下,公募行业竞争压力进一步凸显。

      在纳入统计的78家基金公司中,有40家公司2013年末资产管理规模低于200亿元(不含QDII基金),而200亿通常被视为基金公司生存底线。

      在这40家基金公司中,有15家公司公募规模低于15亿,其中大部分为新成立的基金公司,由于品牌、资金、渠道的劣势,其在公募业务方面发展相对缓慢。

      需要指出的是,在新的业态下,部分基金公司主动选择重点发展非公业务,使得公募规模维持低位,一定程度上这也是小公司在公募生存压力凸显背景下的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