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永远无法公开——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内幕》
|
⊙禾 刀
刺探、揭秘内幕的作品,总是格外吸引眼球。这本《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内幕》就是以窥探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运作内幕的。作者罗特科普夫曾就职于克林顿政府,有机会近距离审视这一“神秘的”委员会,所以有料。本书不仅叙述了一段有关国安会发展进程的历史,更以其独特的笔触描绘了各届总统的资深幕僚之间、幕僚与总统之间微妙的私人关系。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组成美国国安会的成员都是一些极具影响力的人物,然而实际决策的制定和出台过程并不完全有如我们所想象的那般严谨和程序化,这些风云人物也经常表现出普通人的一面,他们的性格、脾气、与总统的私人关系都在影响甚至左右着最终的决策,而历史进程可能正是在这些人的意气用事中改变。从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历史的人性一面。
罗特科普夫笔下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一切有如平常人的工作和生活,似乎过于直白平淡,这是事实真相吗?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始建于1947年,是全世界最早设立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最初有7名主要成员,包括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陆海空三个军种的部长、国家安全资源局局长。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历届总统按照各自需求,对委员会架构及人员屡作调整,一些重要部门的参与度也各有不同,但总体上总统对这个组织机构比较倚重。
以《货币战争》系列著述而出名的宋鸿兵曾将全球金融的最终决策权归结于少数几个人,如果考虑到二战后特别是苏联解体后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那也许可以把美国国家安全委员这少数几个人视为最能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人物——“每一届政府里只有那么六七个人(或者最多十几个人)组成了总统身边的核心幕僚或政策制定的圈子”。需要说明的是,这绝非另一种“阴谋论”,而是基于这个组织的强大影响力,特别是自成立后在国际重大事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发挥的那些作用。
罗特科普夫认为,美国国家委员会的设立,有着极其重要的时代背景。国家安全委员会真正成型是在杜鲁门时代,而此前的罗斯福总统却做了大量“铺垫”性工作。罗斯福在美国人的印象中至少有两大功绩,一是带领美国参加二战并取得胜利,二是带领美国走出“经济大萧条”。不过,渴望更多权力的罗斯福却一直渴望绕开那个曾给他制造太多麻烦和痛苦的国务院——“二战时期,国务院、战争部及其他独立的军事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一直是政府的难题之一”。为此,罗斯福以及当时的海军部长和战争部部长等人均曾有意改革,建立更为高效的协调机制,但一次次遭到国务院的冷漠回应。罗斯福等人清醒地意识到,协调机制不畅,必将导致政府部门各自为战,甚至因为官僚等原因产生内耗。面对突发性的国际事件,需要迅速、科学和高效地决策,而传统官僚机制显然难以胜任。
国家安全委员会设立的另一个重大背景是,在“后罗斯福时代”,美国经济终于摆脱“大萧条”,并且成功取代了英国的全球霸主地位。然而,美国必须直面当年苏联崛起带来的挑战,必须在全球关系中确立更高的地位。这一切均对美国传统官僚决策架构提出了严峻挑战。在罗斯福时代早已感同身受的杜鲁门在执掌总统帅印后,铁心缔造新机制。他取得了成功,也为后来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同罗特科普夫所言,几乎每一任美国总统任职期间总会有一些大事件发生,从越战到驻伊大使馆的人质事件,从伊拉克战争到“9·11”事件……最终主导推进解决这些大事件的,总是国家安全委员会。2011年5月1日晚,曾一手策划“9·11”事件的本·拉登被美军成功击毙,主导此次军事行动的正是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事后国内外诸多媒体发布了那张奥巴马同一群人聚精会神地观看“现场直播”的照片,照片中人物正是国家安全委员成员。
既然国家安全委员会相较于传统协调机制更有优势,那么这一组织的优势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罗特科普夫认为其最大的特点在于,这个组织按照总统要求或者说是“喜好”而设立,既充分尊重了总统的意愿,且有效“绕开了”国务院,有助于最大限度发挥总统的优长。既然回避了监督和约束,自然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当然,因为缺少反对意见,也可能导致决策失误。
这个组织还有另一个突出特点,即秘密性。作者对此虽用大量篇幅叙述,但并未总结。许多美国人认为,美国国家安全委员影响力真正大幅提升,是从基辛格开始的。众所周知,基辛格政治生涯的一大功绩是“架起了中美建交的桥梁”。放在数十年前,许多人均会认为中美建交的源头在于“乒乓外交”。当时不为人知的是,基辛格博士带着尼克松的使命,绕道东南亚展开的秘密之旅。当他准备踏入中国开启破冰之旅时,为避人耳目,甚至不得不佯装生病。而知道这一内幕的人控制在极少的几个人。这段历史,基辛格在《论中国》中有过详细记载。像基辛格这样的“神秘之旅”,在后来的越战、驻伊大使馆人质事件等重大事件中均有体现。所不同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神秘之旅”因其夹杂党派斗争等“私利”而饱受社会质疑。
曾是卡特、克林顿、希拉里、奥巴马竞选活动主要参与者,在2012年奥巴马连任竞选中发挥了举足轻重作用的泰瑞·马可利夫,在《国王制造者》一书中就曾对伊朗人质危机化解提出了强烈质疑。在1979年的伊朗美国使馆人质事件中,卡特总统直到卸任那一刻也未能取得任何突破,然而在里根上任仪式开始仅5分钟,人质便得以释放。有媒体甚至披露,在幕后协调下,事件其实早就解决,为了给新任总统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才有了这样的“巧合”。问题是,这样的质疑无法解释国家安全委员会服务于现任总统的使命。
在罗特科普夫的笔下,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里的人物似乎都很寻常。不过,假以大事件的背景,则不难洞窥到这个组织的不寻常。寻常只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如“乒乓外交”的表象,不寻常则像基辛格博士当年那样的“神秘之旅”。也许这才是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不示人也难以示人的真正内幕。
很遗憾的是,作为一部以披露内幕为主旨的书,不知是因为信息掌握有限,还是出于相关信息披露权限的限制,作者在一些历史大事件的描述上模糊不清。如1999年北约(准确地说是美国)轰炸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书中不见一言半语有关这起事件幕后真相的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