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沙录
《动荡的世界》
风险,人性与未来的前景
艾伦·格林斯潘 著
余 江 译
中信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
任美联储主席长达18年半的格林斯潘,曾经广受赞誉,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突然被拉下圣坛,一片片挞伐甚至责骂之声倾泻而下,转瞬之间,他似乎成了历史罪人。真相到底在哪里?为什么没能预测到金融危机?经过数年的缜密思维与研究分析,格老终于说话了。他的解释是,绝大部分风险模型是根据过去25年的观察建立的,而即使用基于过去50年数据整合而成的精密模型,也无法预测出这场危机。因为充斥着美国金融市场的“非理性因素”没有被纳入模型——引用前花旗CEO查尔斯·普林斯的名言就是,“只要音乐没停,你就得接着跳舞。”对于政府监管,格老的解释也相当独到:这不是“放松监管”的问题,而是现有监管体系的失灵导致了这场危机。当然,他也在寻找自己的盲点。研究“羊群行为”之后,他大吃一惊,因为这颠覆了他素来对世界如何运转的看法——金融领域太容易受到兴奋及非理性恐惧的影响。
《明镜高悬:
中国法律文化的多维观照》
徐忠明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在中国法制史的研究者中,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徐忠明显然是个“异数”。他的“爱好”是从让人不易察觉的或熟视无睹的历史细节之处,去体悟及还原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面貌。在2012年出版的《<老乞大>与<朴通事>——蒙元时期庶民的日常法律生活》中,他通过两部朝鲜李朝时代的汉语教科书,细腻地解读了蒙元时代普通百姓的法律生活。而在这本最新出版的《明镜高悬》中,他用同样深具洞察力的手法,解剖了中国古代司法的运作机理。全书既有概念解读、人物考证、文化解释,也有制度梳理、司法实践考索、律条档案分析。如通过对古代司法建筑中“明镜高悬”匾额和古代典籍中听审插图的考释和解读来考察司法意义,还原古代司法实践的场景,解释司法官员与诉讼两造的心态模式和行为策略,评估司法实践之于社会秩序形成的作用与意义。对习惯了“宏大叙事”的读者,这样一部从细节入手来解读法律传统的作品,格外难得。
《思科真相》
“温柔大鳄”是怎样炼成的
郑华芝 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从2012年美国国会对中兴、华为的调查,到2013年6月爆发的“棱镜门”事件,在这些引人注目的信息安全案件背后,始终都有一个IT巨头若隐若现的影子——思科。不像苹果、微软、IBM这些“美国兄弟”,思科始终给世人一种低调的感觉,很少有人知道,在思科最辉煌的年代里,全球80%的网络流量都是由思科的产品来传递的。近年来,随着华为等中国IT企业的异军突起,这个“影子巨人”开始遭遇挑战,也由此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并开始让世人意识到了这个庞然大物它的存在。长期浸淫于IT企业的郑芝龙,从1997年就开始调查和采访思科,“十六年磨一剑”,自然对思科的霸业和发展历程有着独到的见解。通过本书,郑芝龙尽力从创业得失、收购秘诀、人才策略、品牌之道、文化基因等数个方面,还原“思科真相”。
许倬云说历史
《中西文明的对照》
许倬云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月出版
东西方文明的差异,从新石器时代起就有所表现。围绕在地中海周围的古希腊城邦林立,而古代中国则在不断对外族的和与战中逐步走向统一。这两种文明,一直保持着某种形式上的沟通,且基本上互不干涉。因为地理大发现,进入16世纪,人类社会这种彼此平行发展的状态被改变了。长期以来,历史学家们一直在孜孜以求探寻中西文明为何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性以及这种不同背后的原因。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学系荣休讲座教授许倬云先生的这本《中西文明的对照》,力图从大历史的视角勾勒出东西方文明发展的路线图,为东西方文明各自发展的路径,清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数千年来,中西文明始终保持着平行发展的状态,且存在各自发展的高峰与低谷,最终结果是,两种文化分别孕育出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与思想理念,还有对商业流通的认识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