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路演回放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数据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当“大数据”落地,
    当新技术接轨商业
  • ■披沙录
  • 拉开“钱荒”
    背后的资金旋转门
  •  
    2014年1月9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书评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书评
    当“大数据”落地,
    当新技术接轨商业
    ■披沙录
    拉开“钱荒”
    背后的资金旋转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披沙录
    2014-01-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披沙录

      《巴塞尔资本协议Ⅲ的实施》

      基于金融结构的视角

      巴曙松 金玲玲 等著

      湛庐文化出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年1月出版

      

      利率市场化之后,受到管制保护的稳定利差时代将逐步结束,我国的银行业如何保持利润的持续增长?在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中,银行是否能将不良贷款率维持在可容忍的范围内?如何在率先实施巴塞尔III之余,为银行业保驾护航,使其在国际竞争中获得公平的舞台?在今天中国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经济环境下,跟踪巴塞尔Ⅲ的政策制定和实施进展已不仅是个理论课题,更是关乎我国银行业乃至金融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现实课题。本书既跟踪与解读巴塞尔Ⅲ的政策修订,反思国际金融监管的新规则和理念,又从金融结构视角比较分析了资本监管、杠杆率监管、流动性风险监管、宏观审慎监管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实施情况,基于国内巴塞尔III规则文本和国际规则的差异,讨论了我国银行业稳步推进巴塞尔II和率先实施巴塞尔III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美国小企业史》

      曼塞尔·布莱克福德 著

      刘鹰 何国卿 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出版

      

      美国今天的经济地位并不仅仅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寡头们”奠定的,事实上中小企业才是美国经济的真正命脉。比尔·盖茨和乔布斯都是从小公司起步的。数据显示,目前美国中小企业有2500多万家,占全美公司总数的99%,吸收了美国一半以上的就业人口;美国96%的出口商是中小企业,对美国经济的贡献有目共睹。在当下的美国经济复苏中,起拉动作用的中小企业又占了60%。正是中小企业的顽强和勃兴,才造就了美国这个“创新之国”的充沛创新基因。对于处于经济崛起和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如何为中小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和社会环境,如何为中小企业的发展真正打造一个自由、公平的市场环境,都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十多天前在天津滨海新区考察期间,专门鼓励青年创业者。这样来看,美国小企业研究专家曼塞尔·布莱克福德这本作品的汉译本来得正是时候。

      《钱是如何被藏起来的》

      罗内·帕兰 理查德·墨菲

      克里斯蒂安·肖瓦尼奥 著

      李芳龄 译

      译林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百慕大……这些蕞尔小国个个都鼎鼎大名,因为他们都是全球闻名的“逃税天堂”。“逃税天堂”这个名词大多数人都听过,却很少有人了解它的历史和真相,而本书就是一本讲述“逃税天堂”前世今生的专著。来自英法两国三位作者都具有专业的财务和经济学背景。罗内·帕兰是英国伯明翰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理查德·墨菲是英国租税研究公司CEO,是媒体、非政府组织和政治人物经常咨询的知名租税与会计顾问,克里斯蒂安·肖瓦尼奥是法语期刊《政治经济》主编。这奠定了本书的基调:用详尽的数据和资料,客观介绍这几个主要“逃税天堂”的历史起源、存在形态、运行机制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三位作者们并没有如多数自由派经济学者那样,对“逃税天堂”持鼓励态度。他们认为,税收是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尽管“逃税天堂”是历史的产物,但它无疑加重了贫富分化,也为跨国性的经济犯罪提供了土壤。

      《集体失忆的黑暗年代》

      (加)简·雅各布斯 著

      姚大钧 译

      中信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简·雅各布斯对城市文明有着无与伦比的洞察力。这不仅体现在她的代表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也体现在这本《集体失忆的黑暗年代》里。在这部对西方文化以及那些模仿学习西方的社会给出警示的批判性作品中,雅各布斯深刻剖析了西方文化中的“集体失忆”现象。雅各布斯认为,当下的西方文化起码在五种价值观上出现了“集体失忆”,分别是家庭与社区价值、高等教育精神、批判性科学观、政府效能和专业人员的自律自审,而这“五个支柱”对西方社会具有关键的意义。更危险的是,这些“支柱”的塌陷未来或连带削弱其他的建制,最终带来文明的衰落。历史上,罗马、美索不达米亚等古国的兴衰,就是这样的机制运作的结果。不过,雅各布斯并未在这种“毁灭性”的分析中表现出绝望,她还是乐观地认为“生命是充满意外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