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深圳今年欲建互联网银行
  • 基金名角蜂拥保险资管公司
  • 10亿元“13镇城投02”13日起发行
  • 6亿元“14东台债01”13日起发行
  • “温州指数”欲树民间融资市场风向标
  • 股指期权对完善我国资本市场风险管理体系意义重大
  • 万家7只债基去年全部正收益
  • 券商补齐电商战略短板
  •  
    2014年1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5版:新闻·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新闻·财富管理
    深圳今年欲建互联网银行
    基金名角蜂拥保险资管公司
    10亿元“13镇城投02”13日起发行
    6亿元“14东台债01”13日起发行
    “温州指数”欲树民间融资市场风向标
    股指期权对完善我国资本市场风险管理体系意义重大
    万家7只债基去年全部正收益
    券商补齐电商战略短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股指期权对完善我国资本市场风险管理体系意义重大
    2014-01-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从海外实践经验来看,股指期权以其覆盖面广、应用便捷、市场需求大等特点,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蓬勃发展,广泛地应用于风险管理、资产配置和产品创新等领域。加之其具有独特的“保险”功能及有效度量风险、精细管理风险等作用,有助于满足实体经济对投融资和风险管理的迫切需求,对于完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推动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发展期权市场是完善我国资本市场风险管理体系的关键举措

      完整的资本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据美国期货业协会(FIA)的统计,2012年全球场内市场期权成交量达101亿张,期货成交量为110亿张,期权与期货各占半壁江山。2010年4月16日,沪深300股指期货成功上市,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经过近四年以来的实践,股指期货市场运行平稳,机构有序参与,功能逐步发挥,股指期货已成功嵌入资本市场运行与发展之中,促进了期货业、证券业和基金业的大融合,促进了期货公司的大发展。但单一的股指期货产品无法形成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难以完全满足未来我国资本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功能进一步发挥的内在发展要求,与我国资本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定位不相匹配。

      当前,不仅全球GDP及股票市值排名前二十的国家和地区除中国内地市场外都推出了股指期权,新兴转轨经济国家如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波兰等也成功推出了股指期权产品。随着近年来全球金融风险加剧,市场对使用期权产品管理风险的需求不断提升。据美国期权清算公司(OCC)的统计,2000年至2012年期间,美国场内期权市场年均增长率达15%。期权产品的市场价值已得到国际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因此,从促进实体经济、资本市场、风险管理市场协调发展的角度看,需要我们加快期权市场建设,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使之功能更加完备,影响更为显著,更好地服务于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

      二、发展期权市场有助于改善股市投资文化

      我国资本市场已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目前仍处于新兴加转轨的发展阶段,市场波动较大、系统性风险偏高。反映在投资者层面,就是往往难以实现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反过来又使得投资者更加不敢、不愿长期持有股票,加剧了短线交易行为与市场波动,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的股市文化难以形成。

      期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一方面,与股指期货不同,使用股指期权避险等同于买“保险”,更加简便易行,在锁定下跌风险的同时,不会使投资者错失市场上涨获利的机会,有助于鼓励机构投资者增加持股时间与持股稳定性。另一方面,推出股指期权有助于进一步改善股市文化。股指期货上市以来,套期保值、套利交易、量化投资等多元化的投资理念逐渐扎根发芽,股市投资文化得以改善、内涵更加丰富,推出股指期权将进一步推动股市文化的转变,增加机构投资者在股市中的参与比例,优化市场生态结构,有助于减少股市非理性交易,进一步普及风险管理、价值投资理念,推动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三、发展期权市场有助于推动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创新

      与国际上先进的财富管理机构相比,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代客理财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业务模式较为单一,产品创新能力较差,导致同质化的问题较为严重。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内地市场183家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共44805只,而挂钩股票和商品类的理财产品仅有2202只,占比不到5%,绝大多数理财产品都是利率、信贷类产品。股票类理财产品的匮乏,不仅难以满足广大投资者多元化投资的实际需求,亦不利于我国金融体系的结构调整与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功能发挥。

      而开展理财产品创新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需要有充足的基础性构件,包括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对于我国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来讲,期权不仅仅是一个功能上简便易行的避险工具,更是这些机构进行理财产品创新最常用的基础性构件。股指期权的推出,将为金融机构开展理财产品创新开创出一个新的领域,设计出更为丰富、优质的保本理财产品,让广大希望实现保本投资的中小散户投资者更好地分享资本市场改革创新的发展成果。

      四、推出股指期权能够为宏观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指标

      股指期权市场的交易行为不仅反映投资者的市场参与情绪,而且还可以充分揭示投资者对未来市场变化的信心与判断。通过将股指期权价格编制成股市波动率指数,可为宏观决策和市场监管部门提供重要、可靠的参考指标,有利于相关部门对市场的预研、预判,提高宏观决策的前瞻性和有效性。自2003年起,美国财政部就把波动率指数、股价指数和拆借利率等六大指标一起作为观察金融市场压力的重要参考。目前,通过期权市场编制的波动率指数已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欧洲央行、英国央行、美联储、美国财政部等全球重要金融管理部门及监管机构进行金融决策的重要指标之一。

      总体来看,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实体经济对多元化投融资和风险管理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强,市场对期权产品需求强烈,迫切需要股指期权产品来完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改善投资者交易行为,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满足广大投资者“保本理财”需求。

      (中金所期权开发小组 张光磊;中金所研发部 于延超;南华期货 董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