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都在说城镇化,到处都听到讲城镇化有机会,仿佛一觉醒来,农村都已经建成了小镇,农民已经住进了小别墅和小公寓成为新一代小镇居民,而现在不投资就会落伍了的感觉。实际上,没有那么快,城镇化有循序渐进的顺序,有分区域分行业的落差,也有不那么容易发现的机会。
不妨理下思路,才能看清城镇化的投资点究竟在哪里。首先,严控地方政府债务的时候,城镇化的钱从何而来;其次,有了钱,有限的资源会投向何方呢;最后,城镇化建设用地的时候,怎么保证粮食产出。
政策支持+城建
城镇化的钱从何而来?从城镇化大会上可以看出,主要集中在开源,增加地方政府收入上:一是地方政府自己赚,依靠培育地方主体税种。二是中央用税收进行转移支付,给多少怎么定呢?可以看地方户籍人口城镇化情况,因为农民进城有了户籍,通过社保才能有效计量转移支付的情况。三是金融机构支持,这个是靠农发行和国开行。
但还有其他的不要忘记:城镇化离不开造城和建房。过去十年,中国的城镇化整体上看依托房地产。过去十年的地产牛市,丰富了土地财政,造就了遍地新城的中国。但是房价最终需要有刚需来买单。考虑到农民工对中小城市的房价未来上涨空间的承载能力最高,因此大城市的房价不会因此获得任何涨升,还是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从资本市场来看有机会。
户籍制度造就新投资
城镇化带来的需求有两块:消费和投资。其中消费是小头,假设每年1000万农民工进城,每个人每年增加2万块消费,也不过2000亿。但投资是大头,因为农民工进城可能八个人群租,孩子不去当地学校就读,生病了无医保福利。所以农民进城不是真正的城镇化,其对住房、医疗、教育和养老的需求严重不足。而如果把2.6亿农民工逐步转变为户籍人口,就会带来蓬勃的投资需求,经济增长所需的需求来源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所以说,从需求端来看,城镇化就是最大的内需。
土改同时保证粮食安全
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后,18亿亩红线是必需遵守的。所以首先确保粮食安全,然后才是城市化用地。同时,为防止土地改革全面铺开危及农地,城镇化大会讲到要按照守住底线、试点先行的原则稳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所以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设,将进入区域试点阶段。体现在资本市场投资机会上,围绕农地及其相关农业服务的集中炒作,或许比围绕宅基地流转炒作要更现实。
总体来讲,农民进城成为市民受益公司主要包括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中低端汽车以及家电;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公司挖掘水电气管网、公共服务类企业;农地集中受益公司主要包含农机、育种、现代农业服务业。而对于普通投资者,一只基金产品,如正在发行的富国城镇发展主题基金,则是布局城镇化发展的便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