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券商策略周报:弱势难扭转 结构性行情延续
  •  
    2014年1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研究·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研究·市场
    券商策略周报:弱势难扭转 结构性行情延续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券商策略周报:弱势难扭转 结构性行情延续
    2014-01-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周上证综指、深成指、沪深300、中小板和创业板综指跌幅分别为3.35%、4.74%、3.75%、4.42%和1.36%,两市成交金额8267.9亿元。

      中金公司:

      接下来几周新股将密集发行,同时市场将迎来春节假期,估计市场短期承担风险意愿不大。而在春节后业绩披露进入密集期,“两会”也将进入视野,同时季节性的流动性偏紧届时将有所缓解,市场将有望好转。

      招商证券:

      春节之前,受制于新股发行对二级市场资金的持续分流、基础货币投放的季节性减少,以及货币乘数的季节性下降,A股面临的流动性失衡压力仍然存在。另一方面,囿于需求复苏再度失去动力,企业当期景气及对未来的经营预期再度出现下滑,上市公司盈利回升步伐受到阻碍。警惕戴维斯双杀,市场仍无系统性机会,结构性机会的吸引力也在下降。

      银河证券:

      上周市场波动和结构分化体现了市场对于IPO重启后股市生态的茫然,证监会加码IPO过程监管也体现了IPO重启后监管层的审慎态度。预计春节前市场将保持平淡,演绎牛皮熊毛的小幅震荡。

      中投证券:

      未来几个交易日直面阶段最黑暗的时候。其一,逻辑上去年6月底1950点附近代表极度悲观的流动性、经济硬着陆预期,这个基本面底部目前仍有效。其二,等待因补充财务数据IPO核准暂停,机构资金流入和仓位博弈出现净流入。从IPO网上申购看,未来6个交易日可能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如果机构资金提前行动,底部可能会在这6个交易日中产生。底部产生后至3月中上旬市场有较大概率出现修复行情,修复幅度预计在10%左右。

      申银万国

      资金压力带来沉重考验 继续震荡筑底

      上周市场大幅下挫,预计本周及今后一段时间新股将是市场的关注焦点,指数仍处在震荡筑底阶段,短期多空将围绕2000点争夺。

      供求关系是当前市场的主要矛盾,后续有望得到一定缓解,但资金压力仍将带来沉重考验。1)去年12月中旬市场下跌主要源于流动性冲击,月底资金面缓和后市场将短暂企稳。但今年1月份以来大盘加速下挫,主要是供求超预期所致。IPO重启消息在12月初落地,但批文下发节奏及实际发行速度远超市场此前预期,50只新股几乎在仅仅两周半时间中密集发行。此外已公布的中签率远低于市场此前预期,也就是说冻结资金将远高于预期,而二级市场资金流出加速,市场成交量继续萎缩。2)奥赛康暂缓发行,证监会上周末表示IPO核准暂告段落,发审会3月份重启,表明监管层对新股重启节奏以及新制度下的新问题开始重视并出手调整,释放了一定的积极信号。根据目前的情况,已过会但尚未拿到批文的公司至少要推迟至3月份才可能启动发行,2月份市场供求压力大为缓解。3)上周实际7只个股IPO,上证指数逼近2000点,而本周将迎来史上IPO高峰,近30只新股发行,尤其是最大体量的陕煤在周五发行,因此本周的密集发行潮仍将给市场带来巨大考验。

      风险溢价再度跳升,预计向上空间不大,但市场谨慎观望氛围仍较浓。1)上周跟踪测算的市场隐含风险溢价大幅跳升43bp,已接近去年钱荒时的高位。2)107号文表明,影子银行监管治理的层级超出此前预期,影子银行的规范是长期利好,但短期阵痛难免。3)此前一周证监会称正在加快推动各类境内外长期资金入市,相关工作总体进展顺利;上周保监会接连发文,险资获准投资创业板以及使用历史存量保单投资蓝筹股;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等也在推进。我们认为过去两年长线资金入市被反复提及但进展缓慢,利好作用弱化,且新股重启压力下,远水不解近渴,短期市场风险偏好难以提振。但近期长线资金入市确有实质性进展,加之证监会支持破净蓝筹回购,也许预示供求关系在慢慢改善。4)物价和外贸数据基本符合预期,不过数据平淡进一步加重了市场的悲观情绪。5)此前主板大跌,但结构性行情活跃,不过上周创业板冲高遇阻回落有构筑双头迹象。若创业板持续调整,将加重市场人气恢复的难度。6)临近春节市场谨慎观望氛围较浓,加之新股频发、基本面乏善可陈,风险溢价继续恶化空间虽然并不大,但市场情绪也难有明显改善,量能制约态势或将延续,上证指数核心波动区间判断为1980-2080点。

      逐渐由悲转喜,但仍需要时间。黎明之前最黑暗,极度悲观之时我们认为:转型由被动的、市场自发的、局部的,到主动的、顶层设计的、全局的,可能即将进入下半场。我们不认为即将进入大牛市,但也不必再悲观。虽然转型风险还远未释放完毕,但我们认为下半场比上半场乐观。

      中信证券

      攻防兼备 短期下跌进入最后阶段

      IPO在2014年可能持续对市场造成影响。上周日IPO补充规定的发布,有助于部分缓解高存量股转让的状况,但是我们认为高存量股转让更为核心的原因还是在于市场投机氛围浓烈,尤其在部分股票稀缺状况下打新需求强烈造成的。因此,在价值投资理念还处于雏形的初期,注册制改革不宜推进过快。如果不对IPO速度进行一定的窗口指导,可能会时不时出现稀缺股票扎堆发行的状况。尤其是2014年本身新股融资压力就较大,这将加剧资金供需失衡的压力。

      美联储或暂时放缓QE退出节奏。12月份美国就业市场复苏意外大幅放缓,创下三年来单月最小增幅。我们认为就业单月放缓,暂不能解读为就业市场复苏势头发生恶化,目前来看美国经济复苏加快的基础未发生根本变化,但考虑到美联储自去年5月底开启QE退出大幕以来,一直对货币政策转向持相当谨慎的观点,预计美联储在1月底的议息会议上将不会进一步削减资产购买规模,而这将短期利好资金回流新兴市场以及大宗商品价格。

      短期市场下跌进入最后阶段,IPO仍是焦点。改革政策密度下降、信用风险担忧难散、影子银行规范政策预期压制、宏观数据低于预期等因素依然存在,虽然美国较差的就业数据导致QE退出节奏减缓有利于国内流动性,但并不足以扭转QE退出的方向,2013年12月底以来这些因素逐步兑现压制指数,大盘在经历持续弱势下跌后正在接近阶段性底部。市场短期关注核心依然围绕IPO展开,本周迎来第一批新股发行的小高峰。上周日IPO补充规定的发布表明证监会将加强IPO定价过程的监管,但依然需要辅以窗口指导,整体来看IPO对股市流动性依然有压制。在股指大幅波动且接近阶段底部区域过程中,配置上建议攻防兼备。一方面,12月月底以来推荐的新经济领域的映射逻辑依然有效;另一方面,可以持续关注大消费中的食品、医药,以及受益电网投资拉动的电力设备(配网、特高压)等领域。

      国泰君安

      热点真空期主题投资将再扛大旗

      增长和风险的赛跑中增长预期加速下调,市场面临继续向下调整压力。一方面,通胀和出口等一系列经济数据的发布,大幅改变了市场对经济增长的预期。2013年年底市场还在讨论2014年经济增速达到8.5%的可能性,而从在路演中得到的反馈来看,机构已经开始担心2014年经济增速下调到7.0%的风险,市场对经济增长预期下调的速度明显加快。另一方面,债券市场上交易所高收益债大幅下跌,反映了在流动性从紧大背景下,风险释放刚刚开始在个别产品上得到体现。目前看风险释放很难进一步扩散,股票市场的定价因此暂时将不会受到影响。

      新监管制度下,市场对新股发行的关注热度恢复正常,政策主题将重新成为投资主线。过去两周新股密集发行,吸引了市场的主要注意力,与新股无关的主题受到了市场的忽视。然而伴随着证监会宣布年前新股发行将暂告一段落,以及新股奥赛康发行的紧急中止,新股的市场热度已开始下降。1月12日证监会发布4号文加强对发行的监管,加速新股热度平复正常的过程。新股热潮消退之后市场短期内将出现热点真空,前期的政策主题热点或将重新成为投资主线。

      主题行情仍在酝酿,当下正是布局时点。2014年是改革年,改革主题的投资机会将在政策落实过程中逐渐酝酿。1月份历来是政策密集出台的时点,将成为政策主题行情的催化剂,国企改革、国防主题和新型城镇化有望首先受益,当前的回调正是布局时点,近期市场对于移动互联网的关注程度也在快速上升。我们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所产生的影响将不亚于互联网时代对传统经济带来的冲击,移动互联网正在重构多个行业的商业模式,也将成为2014年与政策主题并行的投资主线。

      海通证券

      控制仓位 等待时机

      年初宏、微观经济数据较少,春节临近、金融去杠杆、利率市场化等非周期因素影响下,流动性和信用风险仍需重视。按照公布存续期的信托规模统计,1月份信托到期产品共有118个,总规模205亿元,预计2014年信托到期量6900亿元,较2013年增长50%。此外,信用债、城投债逐渐步入到期高峰,尤其3月份规模巨大。如果1月份部分信用风险暴露,市场情绪会受到较大影响。

      初步测算,1月份新股融资金额处于2011年来高峰,如果2014年发行新股700家,融资规模将达4466亿元,接近2010年的高峰4883亿元,高于2011年的2825亿元和2012年的1034亿元。此外,从发行定价看,前13家平均PE高达33.7倍,高于市场之前预期的25-30倍,新股上市后二级市场空间可能小于预期,由此对业务类似的老股的带动效应减弱。

      资金利率虽回落,但利率市场化、去杠杆、春节等因素干扰使流动性更复杂;随着信托、信用债逐步步入到期高峰,流动性和信用风险的隐忧仍在;新股发行估值、筹资规模高于预期,对市场情绪也有影响。因此,目前需控制仓位,等待时机。选择局部机会注重确定性,如投资规模超预期的智能电网、美国科技创新映射的苹果产业链、投资驱动的4G产业链、供需改善的LED等。

      国金证券

      依然看淡短期市场

      奥赛康新股发行暂停显示,新股发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非理性因素——过高的新股定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原始股东大规模的直接减持,在引入市值配售、存量发行、新股批量发行、首日涨幅限制等诸多措施之后,为什么在一级市场还会出现如此让人瞠目结舌的事件?这背后的逻辑依然是“新股不败”的神话。

      我们的看法1:一级市场拥挤的竞争将降低二级市场的获益空间,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我们的看法2:当前新股热背后反映的是市场可见的投资机会的不足;我们的看法3:创业板神话将缺掉一个重要的支点。创业板在去年大放异彩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正是当时上市公司获取了巨额的超募资金,从而可以获得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占据行业优势地位,尤其是在实体资金面紧张环境下,然而这个因素在本次IPO重启后将不存在。

      依然看淡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12月份经济数据向下势头比较明显,无论是出口还是CPI。而且流动性层面不再会有如以往几年的春季宽松,因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是当前的政策重点。本周重点推荐的个股包括海油工程、硕贝德、中恒电气、南方食品、老板电器、东方国信、国机汽车、鹏博士、方直科技、隆华节能等。

      平安证券

      弱市难扭转 投资短平快

      钱荒很难重现,但春节前资金面仍难言乐观;基本面疲弱依旧,春季补库存微弱乏力;“两会”之前的政策面临阶段真空,修修补补无法扭转市场趋势。价值内因素很难找到市场重新乐观的理由,维持春季市场不会躁动的判断。

      新股发行对于短期市场的影响正在强化,并会借道市场结构和套利机制等价值外因素放大短期波动。但从春节前的短期视角看,只要新股发行不是一拥而上,供不应求带来的哄抢效应就难以避免,监管政策腾挪至多只是改变利益在一级和二级市场的分布。治本之道仅在于真正的市场化,但这只能等到春夏之交再去观察。指数没有机会时价值外的移情效应会继续利好成长股的结构性演绎,这是1月份市场的主流。

      指数没有机会,成长只是权宜之计,短期超额收益获取只能遵循“短、平、快”方针,挖掘存在季节惯性或事件刺激的主题领域进行短线投资。季节性主题可继续关注农业1号文驱动的农业现代化,以及年初惯性出现的高送转和高增长概念;事件性主题则可把握两条主线:一是智能家居等尚未审美疲劳的新题材,二是LED、通用航空、非银金融等开始出现正向验证信号的主题领域。

      华安证券

      2000点或难保 需谨慎

      上周公开市场未进行任何操作,且无资金到期,因此既无资金投放也无回笼,至此公开市场已连续两周“零操作”。元旦后市场资金面宽松,隔夜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上周三更是创下8个月的新低。当前央行政策仍维持中性偏紧基调,央行“去杠杆”的货币政策基调在2014年仍将继续,爆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不大。

      国家统计局公布2013年12月CPI同比升2.5%,全年CPI同比2.6%,低于3.5%的调控目标;2013年12月PPI同比下降1.4%,全年PPI同比降1.9% ,降幅较上年扩大了0.11个百分点。价格指标的回落一方面是由于基数较高的影响,一方面反映了实体需求的疲弱。尽管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的推进实施可能会抬升供给端成本,但是QE3的逐步退出一定程度对冲了大宗商品输入性通胀的预期,短期来看通胀将维持温和水平。

      大盘近期颓势主要受四重因素影响:一是新股发行短期面临供给冲击较大;二是地产调控有继续加码预期;三是监管层开始整顿影子银行,地方债务安全担忧难以消除;四是经济数据再度走弱,2014年宏观政策再度面临两难。本周仍有不少新股网上申购,沪指2000点难保,投资者仍需谨慎,等待大盘企稳后选择业绩优良的标的操作。

      瑞银证券

      钱荒恐再来

      预计春节前“钱荒”恐再次来临,各期限利率将再度上扬。基于如下判断:春节前银行系统增加现金备付;财政存款集中上缴,元旦之后资金利率跳水是12月份超过1.2万亿财政存款释放以及外汇占款持续净流入的滞后影响,这部分资金在1月中下旬应会陆续回流;新股发行加速。

      过去几年的经验显示春节期间资金价格亦会高于元旦前后。2010年底货币政策的紧缩致使2011年春节流动性紧张;2011年底新增外汇占款连续三个月为负数致使2012年春节资金面偏紧;比较例外的是2012年新增外汇占款大增(12月份新增1346亿元,2013年1月份新增6837亿元)与财政存款大规模投放压制了2013年初资金利率的上行;2014年“钱荒”频率再度增加,新的因素有利率市场化的加速。

      预计上证指数在短期内有很大下行风险,建议投资者:(1)在春节前继续规避资金敏感性的行业(银行、地产)和负债率较高的传统周期性行业;(2)随着新股发行数目的增加,小盘股的反弹行情可能提前见顶。

      之前一直强调的信用事件已经露出苗头,比如部分城投债评级被下调,交易所信用债大跌。局部领域出现信用事件将带来信用利差扩张,引发利率第二波上升,股债资产价格再度向下调整,而后市场才有喘息之机。

      兴业证券

      获得喘息 结构性行情延续

      监管层加强IPO监管,IPO发审会3月再开张有助于缓解投资者对于IPO“圈钱”的担忧。近期围绕新股IPO的各种博弈甚至扭曲的行为严重影响了股市的“三公原则”,打击了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周末证监会出台措施加强对于新股发行价格离谱行为的监管,或许有利于改善二级市场的短期情绪。

      短期股市资金面偏正面,首先,“打新”资金对股市冲击减弱;其次,宏观流动性短期改善,SHIBOR利率各期限平均下降26.53bp。但是1月底春节之前的宏观流动性也难现宽松,因此,大盘没大戏。

      短期结构性行情仍将延续“赢家的轨迹”,可能继续勾勒上半年成长股行情的上影线。经历2013年鸡犬升天的大涨之后,转型成长股和改革受益股都面临战术上的潜在调整风险,相关龙头股在年初则将继续保持强势。从行情动力来看,当前股市处于多空均衡的鸡肋状态,此时参与行情只能围绕着正确的战略方向进行博弈。股市“赢家的轨迹”也就是顺应新的经济发展逻辑,新时代的核心资产不同于旧的时代,新时代的蓝筹也不同于旧时代,特别是互联网、文化教育、清洁能源、医药等健康产业、军工等高端制造业、新兴消费、节能环保等将是投资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