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私募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特别报道
  • 基金规模多大才合适?
  • 一周互动精华
  •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财富管理专区互动平台
  •  
    2014年1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A14版:基金·互动 上一版  下一版
     
     
     
       | A14版:基金·互动
    基金规模多大才合适?
    一周互动精华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财富管理专区互动平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基金规模多大才合适?
    2014-01-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王彭

      

      投资者在选择基金产品时往往仅关注其排名和业绩表现情况,却忽略了较为重要的一点,即基金份额。事实上,不少绩优基金由于强大的品牌效应,资产规模随着业绩表现水涨船高,但基金份额一旦超过了某个极限,可能会使交易费用增加,或迫使基金经理改变操作策略,从而对基金的收益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在市场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基金发布暂停申购或者限制大额申购的公告,或许这是基于战略或者基金经理个人操作风格的考虑,但不可否认的是,只要基金的份额没有对其业绩产生影响,所有基金公司都希望吸纳更多的资金,赚取更多的管理费。暂停基金申购或许会影响公司的短期收益情况, 但从反面来说,若通过恰当的操作换取令人满意的长期回报,将会为基金公司赢得更多的客户和资金流入。

      那么如何判断一只基金的规模大小是否合适呢?首先,投资者可以根据基金的换手率来进行分析。根据历史数据统计,2007至2012年基金换手率与其平均规模的相关系数为-0.54,该数据在历史上各年度总体保持稳定,表明基金换手率与其规模大小呈现出一定的负相关性。一般来说,规模较大的基金受股票流动性限制往往换手率较低,而小规模基金由于具有“船小好掉头”的优势,换手率相对偏高。

      此外,将基金份额和行业均值进行对比,也可以作为判断基金份额是否合适的标准。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市场共有1550只公募基金产品,资产净值规模合计为29408.04亿元,即每只基金的平均资产规模为18.97亿元。若进一步细分,还可以在偏股型、债券型和货币型基金内部进行比较 。小规模基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易于操作、持仓量有限,避免投资过度分散。而大规模基金在面临市场波动时,由于具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分散投资,可以有效降低系统风险。

      当然,规模标准并非一刀切,从历史表现来看,基金的理想规模可能也随着不同的市场环境而变化。一般而言,在熊市中,小规模基金操作灵活快捷,优势相对明显;在震荡调整市中,规模适中的基金应对波段操作的能力较强;而在牛市行情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基金则能更好地应对赎回压力,分享稳定的投资收益。此外,基金经理对于资金的驾驭和管理能力也至关重要。从去年位列股票型基金前十位的基金规模情况来看,无论是中邮战略新兴产业这样不足4亿元的小型品种,还是如景顺长城内需增长般规模近百亿的“庞然大物”,均取得了优异表现。由此可见,只要在基金经理的资金管理能力范围之内,规模大小与业绩表现并无绝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