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私募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特别报道
  • 中国各大拍卖行在2013年的表现
  • 年轻艺术家评选热缘何弊端重重
  • 同时代视角:
    年轻策展人眼中的青年艺术家
  • 机构收藏:市场中坚还是垄断大鳄?
  •  
    2014年1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8版:艺术资产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艺术资产
    中国各大拍卖行在2013年的表现
    年轻艺术家评选热缘何弊端重重
    同时代视角:
    年轻策展人眼中的青年艺术家
    机构收藏:市场中坚还是垄断大鳄?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机构收藏:市场中坚还是垄断大鳄?
    2014-01-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李虎 ○编辑 陈羽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开始高调涉足艺术品收藏和投资领域,艺术品收藏从以往的个人爱好正逐步发展成为机构行为。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有两个轰动性的机构收藏案例,一是万达集团在佳士得纽约以1.72亿元拍下毕加索名作《两个小孩》;二是北京保利秋拍唯一一件成交价过亿元的拍品黄胄《欢腾的草原》被宝龙集团竞下。这愈发表明,机构收藏已经成艺术市场举足轻重的部分。然而,机构收藏在市场中的作用却越发引来争议,在艺术品销售公司热捧机构的同时,资深的一些收藏家、学者认为机构收藏在部分艺术家作品上采取的“垄断式收藏”对于市场的作用有着不同看法。究竟机构收藏是天使还是魔鬼,在这个不断深化调整中的市场该如何发展,成为2014艺术业界的焦点。

      机构收藏已成中坚力量 回报率高于主业

      2005年至2013年,由于艺术品价格持续多年大幅上扬,投资和收藏艺术品所需要的资金量越来越大,传统藏家或者单一收藏者的实力已经不足以涉足高端市场,艺术品市场投资收藏企业化、机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据了解,在中国收藏家协会注册的5000多名正式会员中,企业家约占20%,并且正在申请入会的企业家仍络绎不绝,其购买力占整个艺术品市场的60%以上。扩大企业知名度、塑造企业形象、广告公关行为、合理避税等理由成为刺激企业进军艺术品市场大量购买、收藏艺术品的主要原因。

      根据《中国机构收藏调查报告》,2009年至2013年,我国的机构收藏发展速度较快,成为国内艺术品市场中越来越重要的参与力量。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国内的企业收藏资金增幅较大,全年大约在450亿元左右,涉及的领域也很丰富,除了传统的艺术品类,当代艺术的收藏比例明显增加,并开始出现针对外国艺术品的企业收藏。活跃在北京、上海各大拍卖场上的买家,70%以上都是企业家。以湖南电广传媒为例,其艺术品经营年营业收入约4.2亿元,利润约3.4亿元,毛利率79.61%,占公司主营收入比10.38%。可以说,对于目前的艺术市场,机构收藏已经成为中国内地艺术品市场的中坚力量,特别是企业收藏,已成为一些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投资回报率甚至高于其主业。

      “垄断式收藏”该立法规范

      随着机构在艺术市场上呼风唤雨,部分机构在市场上的做法引发了质疑。一些以投资为主要目的的收藏机构,习惯以金融手法操盘艺术品市场。比如,将看中的艺术家的作品“一网打尽”,以垄断、囤货、炒作等方式频频获利。这不免让人担心:有中国特色的“机构市”,将会使艺术品市场发生怎样的巨变?机构操盘之下,市场是走向秩序化还是更加混乱?

      资深收藏家朱绍良对记者表示,某些机构的“操盘”行为需警惕。机构收藏对私人藏家有较大的冲击,特别体现在艺术史上一些非常重要、价位也很高的拍品上。而面对资金雄厚的收藏机构的竞争,收藏家想买精品力作,必然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原来100万元就能买到的东西,可能现在500万元都买不到了。一些机构依靠雄厚的资金实力在“操盘”艺术品市场。大规模买进某个艺术家的作品,然后举办展览、做学术研讨、运作市场,经过一个炒作或者说包装的过程,拉高这位艺术家的价格,然后再慢慢出货。对于藏家而言,要有一定的警惕和认识。

      艺术家、评论家及策展人徐子林认为,当下最值得警惕的是一些收藏机构进行有策略的炒作。机构有雄厚的资金,“操盘”艺术品市场又不违反任何法规,长此以往,似乎颇有失控的可能。著名艺术评论家梁江也认为应出台相应法规制止不理性垄断。他强调,收藏机构的资金实力通常比较雄厚,不仅可以觊觎目前市场上超高价位的精品力作,且可以进行系统性、规模化的收藏。如果能够行美术馆之实,成为国有文博机构的有益补充,对社会文化事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万一目的不纯,意在囤货或者炒作,甚至对某位艺术家的作品构成垄断,则有可能造成市场的混乱。针对这个可能性,国家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否则市场有失衡的风险。

      “机构市”是市场趋势 良性发展更健康

      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院研究员季涛则认为,艺术品市场本无“垄断”之说。他分析道,在目前市场调整期,一些价位高企的拍品,除财大气粗且具有初生牛犊精神的机构外,一般人都下不去手了。而这些机构会为市场带来更多理性,使艺术品市场趋于稳定。“散户市”中盲目地追涨杀跌会越来越少看到。在目前这个市场上,作为“散户”的个人藏家,面对实力雄厚的机构,要想“掐尖”确实越来越难。而和分散的私人藏家相比,机构收藏会更加注重体系性收藏。

      而对于“垄断式收藏”,季涛也不认为这对市场是一种伤害,他解释道,部分收藏机构,除了收藏顶尖艺术家的精品之外,还会做一些本应是画廊该做的工作。比如:用相对较少的钱购入某个还不是特别有名气的艺术家的一批作品,然后用办画展、出画册等方式助其发展,等真被“做”出名气了,机构可以从中获利,这是一个正常机构必然要做的工作。即便有人担忧,财大气粗的机构会造成艺术品市场某种程度上的垄断。但实际上并不可能,也很难想象。因为艺术品市场太大了,纵使是有雄厚实力的机构,也很难对某个艺术家造成真正意义上的垄断。即便是想垄断,现在这个已经相对成熟且价位高企的年代也不是个好时候,因为首先是作品太过分散,其次是付出成本太高。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市场研究中心执行总监马学东认为,艺术品市场从“散户市”向“机构市”的转变是未来的趋势。随着市场本身的增长,买家群体的需求和购买力必然增加。艺术品的价格尤其是精品的价格,肯定会变得更高,越来越贴近它真实的价值。同时,市场的分化会越来越明显。资金实力雄厚的机构(包括大企业) 或艺术品基金会更多地出现在拍卖市场上“团购”。

      总体而言,机构收藏的出现,标志着艺术品市场进入了新的、更加成熟的阶段。就像股票市场:过去以散户为主,市场显现出一种无序、或者说是稍显混乱的状态;而有了机构参与之后,市场的购买力在深化,各个层次的艺术品都有了自己的购买人群,这对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很有好处,也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