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策展人眼中的青年艺术家
⊙记者 曹原 ○编辑 陈羽
这两年,如果被问及下一轮市场的偏好,市场人士除了告诉你如“新水墨”这样的当下热点外,总会带上一句可关注青年艺术家的提醒。事实的确如此,无论是画廊、机构的青年艺术家扶持计划,还是拍卖行努力开拓归纳“年轻”品类,市场各方都在伸出手推动青年艺术家的发展。
在对青年艺术家保持关注的策展人眼中,究竟如何看待这样一个群体?我们该如何解读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上周,由当下活跃的10多位策展人组成的学术团队,在关山月美术馆对国内以“70后”、“80后”为主要创作力量、以油画为基本语素的当代艺术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和分析。
向微体验与微叙事转变
“70后”、“80后”创作群体在生存状态、知识结构、学术背景以及创作状态各方面与前辈的转折性差异却是不言而喻的,一种体现着他们生活态度、审美理念和学术指向的新艺术生态亦悄然形成。
崭露头角的策展人究竟用什么眼光来发掘身边的同龄人?深圳大学美术馆馆长、批评家、策展人陈向兵认为,“70后”艺术家在叙事上比之前更模糊,叙事主体也变得不再确定,人作为主体的方式在弱化,“‘70后’艺术家总想和之前的艺术家拉开距离,克服牢固的文化情结来寻找文化定位,在他们的画面中看不到太多符号化的东西,更多是日常情结,叙事的视野更深广,意义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在陈向兵对“70后”艺术家作品的解读中,他们个人化的意识在加强,多为一种虚构化、寓言化的叙事策略,他们试图返回青春与浪漫,但又不强调现实的煽情,画面捕捉的往往是瞬间的构成,自我理想化的历史和审美情趣,艺术变得更像一种精神气质。
在深圳美术馆副研究员、年轻批评家游江的解读中,将“70后”、“80后”艺术家的创作归纳成“微体验”与“微叙事”。“‘70后’艺术家是伴随消费时代成长起来的,绘画表现上,从宏大叙事变成微叙事,重点也从对生活的批判和反思转变到对生活的个人感受上来。另外,在图像时代下,大量用转移和再造的图像来表达个人情感,像从照片转向、从过往场景和政治化并置,以及意识化的图像进行陌生化处理,脱离之前的文化语境进行空间错位,强调个体语言的唯一性和独特性。”
但是,游江也看到,在资本时代,有的青年艺术家容易向市场献媚,“有的艺术家受市场影响,会成为资本合谋者,倾向于样式主义,这样变得功利,也有的艺术家过分强调视觉感官,看上去作品容易显得苍白无力。”
被边缘化的艺术小组
1979年出生的胡斌,2010年博士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为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同时也做批评和策展的工作。一直进行广州艺术群体和个案研究的胡斌对广州艺术生态十分了解,他以广州群落为切入,看到青年艺术家群体中另一个特别的现象。
“院校的力量,资本的推动,都让艺术家群落聚集,在广州大学城、地铁三号线一端、伍仙桥等地方,聚集的都是年轻教师和年轻艺术家,在这些聚集地,无论在心灵上还是语言表达形式上,都会对年轻艺术家的创作产生影响,年轻老师更是起到很大的作用,某种程度上也是老师让他们的学生围绕聚集。”胡斌注意到,这种扎堆的聚集方式,让青年艺术家中产生了很多“小组”现象,像01虚构小组、天台站等组合方式出现的“艺术家”,他们多以高科技探索、装置、行为等形式存在。
胡斌指出:“但是群落、小组的力量往往都是脆弱的,他们伴随既有的文化与艺术系统而来,在各种压力和既有势力的缝隙中争取空间,呈现出艺术的多元化和灵活性,却一方面常常成为资本的棋子,另外又很难获得具有国际眼光的机构青睐,身处其中的艺术家们面临各种具体问题,比如艺术潮流、市场、学术平台,以及生存压力和社区变迁等,变得很容易边缘化。”
“70后”仍是青年市场的主力
一直在推动青年力量的年轻策展人朱小钧,还担任“大道”艺术基金执行董事一职,在他看来,艺术市场的活跃使资本获得了艺术圈更多的话语权,相反,通过市场表现,隐约也能反观青年艺术家中的一些共性。
“根据‘在路上2013——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的评选结果统计,得票率较高的艺术家,大多也获得了艺术市场的认可和回报。李青、韦嘉、王光乐等这些名字和作品的市场价格,已经成为拍卖市场中青年艺术家的价格风向标。”朱小钧举例说明,李青2007年创作的组画《互毁而统一的图像——合成的灰之一·金字塔》2013年在西泠印社春拍以26.45万元成交,5个月后在保利秋拍随即被估价到40万-50万元,良好的流通性和快速的换手率成为普遍现象。
另外,朱小钧指出:“‘70后’仍然是青年市场的主力军,以尹朝阳、贾蔼力、仇晓飞为代表,新一轮的艺术市场过百万级明星正在形成团组。”
同时代的艺术批评无疑是深化创作和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许我们可以透过同龄人亲历者的视角和理性的判断,更加深入地去了解和解读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以及他们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