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新闻·市场
  • 3:新闻·财富管理
  • 4:新闻·公司
  • 5:新闻·公司
  • 6:人物
  • 7:评论
  • 8:研究·宏观
  • 9:数据·图表
  • 10:股市行情
  • 11:市场数据
  • 12:专栏
  • 13:公司·信息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探索“后危机时代”的国家治理新模式
  • 银行高端人才“挖角战” 正酣
  • 发展互联网金融不能没有“边界”思维
  • 再见!
    伯南克主席
  • 新股发审不宜存在两个审核主体
  •  
    2014年1月29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评论
    探索“后危机时代”的国家治理新模式
    银行高端人才“挖角战” 正酣
    发展互联网金融不能没有“边界”思维
    再见!
    伯南克主席
    新股发审不宜存在两个审核主体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新股发审不宜存在两个审核主体
    2014-01-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熊锦秋

      

      前些时候有消息称,甚至年内就可能取消发审委。不过,最近证监会发言人回应,注册制条件下发审委的职能定位如何调整,还需进一步研究;注册制改革实施需要有个过程,并以《证券法》修改为前提;在过渡期内,发审委将落实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改革要求,继续严格依法履职。如此看来,发审委还将存在一段时期。

      目前的股票发审,其实包括两个发审主体,不仅包括发审委员,还包括证监会的初审人员,而且初审人员发审对确保发行人信息披露质量的作用更为重要。在发审委员参与投票表决的“发审会环节”之前,催逼发行人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主要由初审人员负责,初审人员通过“见面会环节、问核环节、反馈会环节”,能较为准确掌握发行人信息披露不足、促其准确披露。比如在反馈会环节,主要讨论初步审核中关注的主要问题,确定需要发行人补充披露的问题;反馈会后将形成书面意见并反馈给保荐机构,保荐机构收到后,组织发行人及相关中介机构按要求落实并回复,审核人员再审核申请文件以及回复材料,审核过程中如发生或发现应予披露的事项,发行人及其中介机构应及时报告发行监管部并补充、修改。

      发审委员发挥作用的机制,目前主要是在发审流程的后程“发审会环节”,在发审委会议召开5日前,发审委员开始审阅股票发行申请文件;在发审会上,先由发审委员发表审核意见,发行人聆询时间为45分钟,聆询结束后由委员投票表决;发审会认为发行人有需要进一步落实的问题的,将形成书面审核意见,履行内部程序后发给保荐机构。可见,发审委员与发行人只有一次互动,若要进一步提高发行人的信息披露质量,缺乏更多后续质询和反馈程序,在这种情形下就要仓促表态是否核准发行,还真有点勉为其难。

      目前的股票发行处在由核准制向注册制逐步过渡阶段,既然股票发审要以信息披露为中心,那么发审人员就必须对发行人的材料频繁提出疑问,并让发行人回复,通过这种来回释疑,让发行人的信息更加真实、准确、完整地呈现给投资者,显然,这些工作目前由初审人员承担。而发审委员在发审流程后程介入,缺乏强制性披露的后续时间或手段,难以真正贯彻“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股票发审原则。

      现有的架构表明,初审人员的审核才能真正贯彻“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原则,既然如此,那么就应取消与此原则相悖的发审委。即使取消发审委,也并不意味着就会违反《证券法》,此时可由证监会初审人员从头到尾完全担起责任,包括承担《证券法》规定的核准发行权利、以及由此产生的义务;事实上,这样也才能真正贯彻落实《证券法》公开发行必须经“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国务院授权部门”核准的精神,毕竟发审委员多从社会聘请。

      通观国际上发达市场经济体的股市发审制度,无论是注册制还是核准制,几乎没有见到其中存在初审、复审这样两个发审主体。目前沪深股市A股发审流程存在两个审核主体,发审责任主要是由发审委员来承担,但其实他或许难以承担这个责任;初审人员本应承担部分甚至更多发审责任,但股票发行“多次审核”的流程却很难界定初审人员的责任。

      笔者由此认为,在恪守“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原则下取消发审委,好处很多。目前发行审核包括初审会和发审会,发审委员大部分不参与初审,两路人马审阅标准不一,初审人员认为发行人披露到位的、或许发审委员认为不到位,如果由一个发行审核小组自始至终进行审核,这种情况就将不复存在。自始至终由一个发行审核小组审核,无论哪方面出了问题、都有责任承担方,如果财务造假信息没有发现,那参与发审的会计人员就可能要为此承担相应责任。在明确了发审人员的责任之后,发审人员贯彻落实“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动力也就更加充足了。通过某个行业审核小组对发行人来回扒皮抽筋式的审核,对企业发行材料中不大明晰的信息,可以强制企业详尽披露,直到审核人员满意为止。如此,还怕发行人的信息得不到澄清么?

      (作者系资深经济研究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