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丁宁 ○编辑 王诚诚
“世界上很多东西本质上很难改变,但必须去优化,这些变化会在未来的组合中有所体现。”某基金经理在反思去年投资得失时如是说。
善于做周期股波段以及那些精于板块轮动的基金经理,在始于去年的结构化行情中,难免感觉迷茫。当后起之秀凭借押注成长股纷纷抢占业绩制高点,如何改变打法迎头赶上,成为这些基金经理思考的重点。而第一步,便是“重新认识”成长股。
传统投资逻辑遭遇尴尬
去年以来,国内A股市场由于宏观经济失速,主板市场日益下降;同时,庞大的存量流动性在股市中不断寻求机会,从而紧紧围绕新产业、新故事和改革预期,体现了鲜明的成长性风格。
“因而市场出现了一个与传统投资行为习惯相悖的情形,即收益率与市盈率正相关。”民生加银景气行业基金经理吴剑飞表示。
而正是这种“与传统投资行为习惯相悖的情形”,使得部分习惯于传统投资逻辑的基金经理遭遇尴尬。
统计显示,2013年涨幅排名前十的开放式主动偏股基金清一色重仓成长股,最高涨幅超过80%,平均涨幅亦达到65%;而以资源主题基金为代表的价值蓝筹主题基金则集体沉沦,跌幅最高者净值缩水近三成。
进入2014年,成长股的强势不改,蓝筹板块也依旧式微。
数据统计显示,1月份创业板指数上涨14.68%,逼近1500点大关,创下历史新高。新年首月涨幅排名首位的兴全轻资产上涨28.20%,该基金去年底前四大重仓股中有3只为创业板股;而去年跌幅居前的两只资源行业基金易方达资源和华宝资源优选继续垫底,跌幅分别达到8.62%和7.50%。
深圳一位基金经理回顾道:“去年12月,金融股绝地反击,走势凌厉,所以四季度提前布局了很多金融股,IPO重启最先受到冲击应该是创业板,所以当时我颇为从容。”
然而IPO开闸的消息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被消化。从2013年12月6日起,创业板综指开始节节攀升,同期上证指数则下跌近乎200点。
“去年末我们判断新年创业板在高估值、IPO重启等因素影响下可能会有所调整,而部分蓝筹股则体现出估值优势有望反弹,因此做了一些调整。”沪上某基金经理表示,“像我们一样减仓的一定有不少,但没想到(创业板)还能这么强。”
“错判”的并非个案。
去年四季度大幅度调仓换股的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和景顺内需贰号2只基金的排名由去年末的4、5名滑落至今年1月末的240名开外。季报显示,去年四季度2只基金对信息产业的配置比例从39%降低到12%一线,文娱产业公司的配置比例从18%降至零。
“想不到”的行情,正在颠覆基金经理的传统投资逻辑。
沪上另一位基金经理告诉记者,近期的投资已经彻底放弃了有色煤炭等强周期行业。“以后周期行业的投资,关注金融、地产就可以了,但这两个行业也仅仅是估值修复的机会。”他表示未来自己的投资将进一步集中在TMT、医药、环保等领域。
北京一位在金融股崛起时业绩排名靠前的中小基金公司投资总监也直言“世道变了”。在经济转型的当下,单纯以“传统”和“新兴”、“小市值”和“大市值”等概念来对个股进行贴标签式的投资操作,“可能已经意义不大”。
需要“重新认识”成长股
一句“世道变了”,反映出习惯于固有价值思维的基金经理在创业板持续走强的当下,内心的迷茫和焦虑。如何改变打法迎头赶上,成为这些基金经理思考的重点。而“重新认识”成长股便是第一步。
“2013年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很多,没能在逆境中及时调整思路,基本错过了创业板的盛宴。”诺安平衡基金经理夏俊杰坦言,“究其原因,保守的性格、谨慎的投资风格、绝对收益思维是最重要的原因。”
“世界上很多东西本质上很难改变,但必须去优化,这些变化会在未来的组合中有所体现。”夏俊杰表示。
汇添富蓝筹基金经理叶从飞也表示,对泛TMT行业配置力度欠缺是去年投资过程中“主要的反思”。因此在去年四季度,除继续配置长期看好的医药、环保、消费类资产外,该基金也适度配置互联网、装饰、油气服务等新兴产业的高成长个股,“组合构建更为多元”。
市场永远是对的。在投资变局中,一些基金经理正在转变固有的思维。
“去年的市场最值得我吸取教训的就是: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沪上一位长期以来坚守蓝筹股的基金经理自嘲。他告诉记者,今后投资会加大对创业板的研究,“跟上市场的节奏。”
总结去年四季度在成长股投资上的得与失,华安主题基金经理陈俏宇告诉记者,未来会将更多精力转向“自身认知不足的板块”:“下一阶段,我们希望组合在成长风格的配置上更显示出灵活性、进攻性和多元性。”
在其看来,“这部分板块”的整体估值水平需要更深刻的理解和辨识能力,才能选择出有信心的成长品种,也因此可能会有更大的超额收益。
“去年四季度,在坚持价值投资思想指导下,基金的配置受到了比较大的压力,市场主题与热点的追逐值得思考。”金鹰行业基金经理何晓春承认,在货币政策维持中性、经济模式调整仍需时间和经济增速出现回落的背景下,成长股的独立行情可能是目前一段时间证券市场运行的主线。
基金经理仍需保持一份谨慎
需要指出的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尽管基金经理对于今年的投资逐步“统一”到成长的方向,但随着市场对于“成长”的不断再认识,创业板的一荣俱荣或难以为继。分化之下,基金经理仍需保持一份谨慎。
国联安副总经理、投资总监魏东曾表示,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关系是共赢和博弈,在一个趋势的开端,机构之间步调趋同性明显,这是共赢的过程,大家一起享受共赢的乐趣;泡沫化之后就进入博弈阶段,可能趋势还会继续保持,但最终结果一定是尘归尘、土归土,回归到合理的区间。
事实上,虽然在大部分基金经理看来,目前成长股的走牛逻辑仍在,但估值起点较高,需要通过震荡消化估值压力。
因此,2014年成长股的投资布局更加“苛刻”——在依旧延续的结构性行情中,更注重成长的稳定性、兼顾估值的合理性、保持操作的灵活性。
兴全全球视野基金经理董承非表示,2014年收益预期应该放低一些。“我们大的思路是,一是通过仓位控制下行风险;二是在结构上以消费为主,同时应该以更挑剔的眼光来选择成长股。”
“我们将把股票仓位控制在适度的水平,并结合风险控制目标,保持基金仓位的灵活性。” 华商盛世成长基金经理刘宏表示,“同时我们仍然积极坚持选股的策略,重点挖掘符合我国经济转型的方向,并且能够保持较稳定业绩增长的行业和上市公司,尤其关注包括旅游在内的大众消费、节能环保和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消费等领域的投资机会。”
金鹰中小盘基金也表示,将继续持有代表未来经济社会转型方向的优质成长股,如果出现成长股股价经过大幅上涨后业绩不达预期的情况,将降低整体仓位,投资策略转向防御。
“配置上,我们认为市场仍相对较弱,股票方面将重点寻找一些业绩确定较强的行业和个股,更多地寻找自下而上的机会,保持组合适度的仓位和配置的灵活性。”汇丰晋信中小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