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财富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科士达充电桩业务可期
  • 单个项目印刷费不低于10万
    财经快印店争夺IPO另一个战场
  • 中房地产一季度业绩预亏
  • 加加食品去年营收微增 高端淡酱油打开成长空间
  • 中国联通3G业务给力 去年净利增45%
  • *ST上控去年扭亏为盈 “摘帽”在即
  • 六公司齐派
    高送转“大红包”
  •  
    2014年2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7版:新闻·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新闻·公司
    科士达充电桩业务可期
    单个项目印刷费不低于10万
    财经快印店争夺IPO另一个战场
    中房地产一季度业绩预亏
    加加食品去年营收微增 高端淡酱油打开成长空间
    中国联通3G业务给力 去年净利增45%
    *ST上控去年扭亏为盈 “摘帽”在即
    六公司齐派
    高送转“大红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单个项目印刷费不低于10万
    财经快印店争夺IPO另一个战场
    2014-02-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李小兵 ○编辑 阮奇

      犹如“口红”背后蕴藏着的经济学消费景观,在经历了2013年上半年的IPO财务核查、2013年10月的新三板扩容以及2014年1月新一轮IPO开闸补充上交材料等“三大战役”之后,IPO材料打印业务——按专业术语称作“财经快印”,已然成为透视资本市场冷热的又一个窗口。

      ⊙记者 李小兵 ○编辑 阮奇

      

      低调竞争 备战3月

      “新华社直接在‘荣大’开分社吧。”曾有业内人士戏称,因为在此轮IPO开闸消息发布的前几天,被指垄断了95%IPO材料打印业务的“荣大快印”机房内,就提前开始了通宵达旦的忙碌。有荣大前员工透露,在荣大一个IPO项目的印刷费不低于10万。

      如今,在首轮新股发行上市告一段落后,预计中的第二轮新股发行上市潮,也在快印业务的低调争夺中悄然开启。“最近都比较宁静,都等着3月份呢。”昨天,北京金融街上的财经快印店员工告诉记者。

      而北京金融街上一家新开的财经快印公司“国信快印”,2月24日在其微博上展开了业务推介攻势:“3月份高峰期将至,我司将以一流的设备,专业的团队,优质的服务为投行的朋友们开通一条绿色无阻的材料制作通道,为您的材料报送提供完善的后勤保障。”

      财经快印机构之所以对3月如此严阵以待,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在今年1月份的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曾表示:“已过发审会且办理完会后事项的首发企业,都已取得了核准文件,其余过会企业中除个别企业外,均拟补报2013年年报,预计要到3月份才能发行。”信息显示证监会发审会初定3月份重启;二是按照惯例,3月份报新股的比较多,是高峰期。同时,每年3月、6月、9月,若是错过了每个季度的最后一天,申报材料就得新增一个季度的内容,会增加很多会计、审计成本,因此“每个季度末都忙,但3月格外集中。”

      “IPO补年报的已经开始了。”作为直接与资本市场“对接”的快印机构,快印店的员工们对市场政策格外关注:有消息说,证监会对IPO申报材料可能会出台招股说明书格式新稿。“这个快印机构要及时做好功课才行。”投行人士说。

      券商看中“财经快印”?

      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的财经快印市场似乎还在透露一些新的信息:在差不多保持了10年的格局之后,财经快印行业突然有了新的闯入者,而且其背景颇有些费猜。这个闯入者就是:北京国信创业快印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国信快印”。

      在国信快印自我介绍的业务范围中,包括:IPO、增发、配股、发债资产置换、可转债、短期融资等所有财经印制工作。

      从资本的角度看,一个市场突然出现了新的加入者,多意味着这个市场的繁荣期呈现。此前,这个市场里的霸主是“荣大快印”,此外还有一家是“时美快印”。

      据记者了解,“国信快印”成立于2013年的9月,工作人员中有好多“荣大快印”的前员工。而“荣大前员工”也似乎成了国信快印的一个质量保证。投行是这样解释的:按照现有的书面审查制度,发审人员不会亲自去企业,他们对一家企业的了解,几乎就指望着这本材料,因此企业、券商对报送材料印刷品质要求近乎苛刻,因为资料出错而耽误项目,这样的风险谁都承受不起;其次,财经快印对保护客户业务的保密性负有一定的责任;第三就是要有快速修改装订的能力。“荣大的前制作员经验很丰富,客户的问题都能解决。有好多客户来了,都认识他们。”国信快印的员工这样说。

      除此之外,“国信快印”这个牌子也让人产生联想。“国信证券是不是开打印社了?月坛西街上新开了一家快印,刚在那做完材料,手艺还不错,以后可以不用去荣大排队了。名字叫‘国信快印’,不会是国信证券投资的吧?市场寒冬,逼着券商转行啊!”一家券商的投行人员叹道。

      昨日,国信快印的员工回避了这个问题。不过,当记者表示如果真是国信投资的,别家券商会如何看待时,他套用了一句券商的话,“谁投资不重要,质量好是关键。”这让人隐约感到了一种微妙。

      业内认为,国信快印的出现是市场决定的。“这个市场一样要有竞争。”有投行人士表示,同样是企业发行上市,香港市场就容纳了好几家打印店,内地不应只有一家荣大快印。而现在看来,竞争的结果将会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无需排队、降低价格、提升服务。此前,有荣大前员工透露,在荣大一个IPO项目的印刷费不低于10万,“同样条件下其实荣大贵点。”但目前还没人能撼动荣大快印作为这个行业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