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两会特别报道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QFII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人物
  • 不惧市场调整压力
    基金逆市而动主动加仓
  • 东吴基金程涛:创业板回调符合预期 挖掘四类投资机会
  • 股票期权策略应用
  • 国防军工:
    景气绝非昙花一现
  •  
    2014年3月3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基金·基金一周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基金·基金一周
    不惧市场调整压力
    基金逆市而动主动加仓
    东吴基金程涛:创业板回调符合预期 挖掘四类投资机会
    股票期权策略应用
    国防军工:
    景气绝非昙花一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国防军工:
    景气绝非昙花一现
    2014-03-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长盛基金 尹桦

      

      近期乌克兰政局发生动乱,引起了许多军事爱好者的关心,因为政局的巨大变化,必然对中乌两国的军事合作产生影响,双方包括航空发动机、船舶动力等领域在内的项目进度将受到阻碍,甚至有投资者就此询问,这对A股军工板块是否造成不利。

      鉴于我国国产发动机已经取得不小突破,因此乌克兰动乱的负面影响比较有限。不过这也给我国国防军工敲响了警钟,核心领域不能受制于外围,这将更加坚定政府对发动机等高端领域的研发投入决心。

      不仅仅在航空这一细分领域,在军工装备的众多方面皆是如此。未来的战争与我们国家以往所经历的战争完全不同,不再是那种“小米加步枪”,或者“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的老皇历,而我国现有装备还远没有适应这种变化,需要大量投入更新,这一领域不像其他的制造业那样,都可以通过进口来弥补,更多只能自己研发生产。譬如信息化建设、海军的反潜系统、以及雷达系统,都是现在战争的眼睛,我国在这些短板的投入会比较大。

      就中长期思路而言,我们看好军工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习总上台以后,外交思路的一个根本转变。从韬光养晦到积极主动,国防从近海防御到全球存在。这注定对于军工的投入要大幅增加。我们预计中国军工投入的实际增长将大超GDP增长,成为政府投资拉动经济的一个重要领域。

      并且,从结构角度来看,此前人员及各种非装备、训练消耗了大量的军费开支,新一届政府在军方开展一系列反腐举措,不仅保证了装备在军费当中的占比大幅提升,并且也会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实际采购的规模。

      在我们推出国内首只军工主题基金后,许多投资者担心军工领域的景气周期问题,长盛航天海工基金的投资范围,涉及国家安全、军工的领域,也涉及高端装备制造、部分信息安全,具体来讲主要包括航空装备、航天装备、领土安全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信息安全装备5 个重点方向,涵盖了百余只备选股票,自由流通市值5600亿元,应该说代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这方面中国一定会涌现出世界级的企业,从而给我们提供机会。

      而且军工股投资越来越精细化,在上一轮牛市的时候,军工股被一视同仁,现在投资者只对航空、雷达、航母等高精尖设备的上市公司感兴趣,市场对军工股神秘感的追逐和关注,逐渐转移到产品属性、国际竞争力、需求空间等实质方面上来。从公司的资产、业务角度看,原来大多数是大军工集团的小民品公司,只是名头和军工挂钩,可谓“名不符实”,现在很多军工上市企业已经密切涉及核心军工供应,企业的内涵也发生了本质变化。所以,我们认为军工股的价值是日益夯实。

      投资者对军工板块最朴素理解就是弥补历史欠账,弥补几年之后景气就结束了,但是我们认为弥补历史欠账只是一个方面,如果还是近海防御的传统策略,那么军工景气的确只是阶段需求,但是外交策略的变化意味军工投入是长期的,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增强,这个投入也要相应增加。美国军费的增长趋势和GDP占比高达8%以上,就是因为它执行全球存在的战略。国际战略转变是军工行业景气的一个长期逻辑,除非大家认为中国崛起是阶段性的,不会从经济转移到国际影响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