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两会特别报道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书评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阿里携基金再度出招
    保本基金能否再创奇迹
  • 中银系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飙升
  • 设立波动率指数——化解市场风险
  • 借医改东风精选个股 汇添富医药追求长期稳健增值
  • 虚拟信用卡将上线 支付宝迎战腾讯孰胜?
  •  
    2014年3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A6版:研究·财富 上一版  下一版
     
     
     
       | A6版:研究·财富
    阿里携基金再度出招
    保本基金能否再创奇迹
    中银系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飙升
    设立波动率指数——化解市场风险
    借医改东风精选个股 汇添富医药追求长期稳健增值
    虚拟信用卡将上线 支付宝迎战腾讯孰胜?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设立波动率指数——化解市场风险
    2014-03-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设立波动率指数,是我国在风险预示领域和风险对冲领域所需要迈出的一大步,也是与国际风险对冲领域接轨的必经之路。

      波动率指数是反映投资者情绪以及市场波动情况的指数。对于它在美国资本市场中的作用,CBOE(芝加哥期权交易所)使用了 “Barometer”(晴雨表)一词来界定。在近年来的金融危机事件中,波动率指数产品都在最优秀的风险对冲工具之列。而波动率指数的建立,需要我国有一个健康发展的期权市场作为前提。

      

      资本市场的晴雨表

      波动率指数反映的是市场未来波动水平的预期,它是资本市场的晴雨表,也是判断经济体系的风向标。波动率指数低,就说明市场预期未来一段时间会相对平稳;而波动率指数高,则表明市场预期有大的调整事件可能会发生。为了反映人心对未来的预期,波动率指数在编制时通常会引用一揽子短期期权的市场价格,利用市场上真实的交易价格来反推市场对未来动荡程度的预估。在互联网能够快速传播投资者情绪的今天,它的风险揭示功能极为有用。

      全球第一个波动率指数是由CBOE于1993年推出的VIX,它被国际投资者公认为是最能反映投资者情绪的工具,以及国际市场波动水平的参考指标。当时该指标是使用S&P 100股指期权所编制,对30天市场预期波动率进行度量。虽然最初的VIX编制较为简陋,但这能反映人心对未来预期的指数仍然广受欢迎,并逐渐成为衡量美国股票市场风险的主要指标。

      现今国际上各大股指,以及石油黄金等主流商品,或使用CBOE的方法或经自主开发,大多都有了自己的波动率指数。这些波动率指数,还被投资者称为“恐慌指数”(fear index),有时会被误认为只是针对下跌恐慌预期的指数。其实用晴雨表来解释,它代表的是一个双重的可能性,越高代表未来一段时间内越可能有雷阵雨,也越可能出现烈日。而“恐慌”二字所指的,应该被理解为对极端天气的不安心理。

      

      市场急跌时的救命稻草

      波动率指数期货和期权是国际市场的重要对冲工具,它们是投资者在市场急跌时期的救命稻草。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段,原本公认的能够有效对冲美股的传统资产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混乱。在此期间,全球对冲基金指数(HFRX Global Hedge Fund Index)出现了最高25%的下挫,而其中一些子项目下跌幅度甚至达到了60%。股票、债券和另类资产的关联性发生了极其不稳定的变化。原本买股票卖国债的简单对冲方法变得不可靠,美股和一些美国国债负的回报率关联系数(以下简称“负关联度”,负系数越高,对冲风险的效果越好)甚至在0到60%之间宽幅震荡。

      反观波动率指数产品,在金融危机时表现却是出类拔萃的,它们精准地跟随着美股的下跌而上涨。与传统产品不同,波动率指数产品在金融危机时期的对冲能力比在正常时期更强。过去十年间,VIX与美国S&P(标普)500股指负关联度为74.8%和75.8%,已是高于了绝大多数对冲产品。而在2010年的Flash Crash闪电崩盘、2011年S&P降级美国信用事件中,此负关联高达91%。分析其原因,是因为市场下跌的速度和人心的预期关联性很强,于是金融越是危机,传统对冲产品越容易出错,而波动率指数产品的对冲效果越好。正是这样,作为金融危机中对冲风险的利器,波动率指数在中国的引入意义十分重大。

      以2008年雷曼兄弟事件举例说明,在危机刚发生的20天之内,让持有美股股指投资者在任选一天买入VIX期货。在所选之后的50天内,股指与VIX的负关联度都在85%以上,这意味着买入VIX期货带来的正回报盈利能在非常高的范围内抵消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实际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如果投资者在危机发生20天内进行的对冲,能实现投资组合整体10%(对数收益率)以上的盈利。

      建立波动率指数要以期权市场为基础

      波动率指数采用的编制方法需要采用期权的市场价格,一个活跃的期权市场是编制波动率指数所不可或缺的。现今的波动率指数期货中,影响度最高的是VIX,它是基于最活跃的S&P 500构建。1993年起的旧版VIX编制就是纯粹采用股指期权进行计算,需要健康的股指期权市场价格,而2003年的新版VIX编制进一步对股指期权市场的活跃度有更高的要求。

      旧版VIX编制法需要股指期权市场提供较为准确的期权定价。它是采样S&P 100指数期权中八个最接近平值的近月及次月看涨和看跌期权序列,加权平均各自隐含波动率得出的。一旦股指期权市场定价混乱,那么通过期权价格倒推出的股指隐含波动率则不具备实际中的参考意义,所以健康的股指期权市场价格是编制的重要基础。

      根据新版VIX编制法,波动率指数需要成熟的期权市场双边买卖报价来支持。新版VIX是CBOE联合高盛推出,选取了更能代表美国经济的S&P 500指数,并将更广泛的期权序列纳入选取范围。CBOE发布的白皮书中指出,新的编制方法大幅优化了原本的波动率指数,使得它将波动率从抽象的概念转化到可以在交易以及波动率对冲中去运用的地步。而新的编制方法会依赖于期权合约的买入报价和卖出报价的均值,于是期权市场如果做市商进行买卖报价会对新编方法十分有利。所以对于我国来说,要建立股市波动率指数这一资本市场晴雨表,沪深300股指期权市场的成功上市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申万期货 蒋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