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七视角审视余额宝
  • 申办民营银行不只是免费午餐——访江苏银监局局长于学军
  •  
    2014年3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上证观察家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上证观察家
    七视角审视余额宝
    申办民营银行不只是免费午餐——访江苏银监局局长于学军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申办民营银行不只是免费午餐——访江苏银监局局长于学军
    2014-03-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申办民营银行不只是免费午餐

      ——访江苏银监局局长于学军

      ■ “要牌照”和“真正做”不能简单地画等号,中间有较大距离。我感到很多申请企业本身并未完全做好“真正做”的心理准备。主要还是因为申办银行牌照本身并不需要付出什么成本。如果发牌照要付出相当的成本,我相信不少民营企业就不一定都去申请了。现在申办既无成本,更无风险可言,还能给自己脸上“贴金”,那何乐而不为?

      

      ■ 办银行一定要有相应的监管。如果监管资源不匹配,那就需要慎之又慎。所以我认为,申办民营银行完全堵死不行,但一下子完全放开也难,应该循序渐进,逐步达到一个均衡状态。

      

      ■ 现在新设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确实应充分授予其经营、管理自主权,由产权主导,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仍由政府管着,民营只是进来参点股,甚至当了大股东也不给主导权、控制权。

      

      ■ 未来新设民营银行可以,同时传统银行逐步被改制、转制为民营银行也可以,不要把它绝对割裂开来。中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差异巨大,完全用一个方法、一种模式来解决同一个问题,也不一定是对的。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多种途径来探索,但前提是要把基本的法律制度构建起来。

      ⊙记者 梁慧 ○编辑 枫林

      

      经过近一年的等待,银监会终于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正式对外披露首批5家民营银行落定在天津、上海、浙江和广东开展试点的消息。这一消息被认为标志着民营银行进入实质性推动阶段,并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但在民营银行申办潮起之时,却有诸多问题待细究,比如各地“一哄而上”的申请是否有失审慎?民营银行的扩围又是否只能依赖新发起设立?针对诸多问题,江苏银监局局长于学军日前接受了上证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生不逢时”抵不过“免费午餐”

      上海证券报:现在放行民营银行,初衷更多是给民营资本找一个投资出口,还是因为现在银行的金融服务覆盖不够全面?

      于学军:可能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前几年银行盈利能力特别强,存在一定程度的行业管制和垄断嫌疑;第二是在某些方面金融服务的确存在不足,认为民营银行进入可以增强竞争活力。当然,银行赚钱对民营资本也构成很大吸引力,这也是一个客观事实。

      上海证券报:但也有人说民营银行现在有点生不逢时,因为利率市场化结束了银行“躺着挣钱”的时代。

      于学军:肯定存在这个问题,银行以后会越来越难做。实际上银行业对民营资本吸引力最大的是在前几年,那时都觉得银行是“香饽饽”,民营资本呼声很高,要求创办银行,大谈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等。但现在民营银行真要推出来的时候,市场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中国银行业也许正面临一个高风险时期。再加上新办民营银行,看起来还存在种种业务限制、风险自担等说法,所以原先积极申办银行的一些民营企业现在又开始出现犹豫,积极性有所下降。这跟前几年相比确有明显不同。

      上海证券报:可是自从政策信号放松之后,还是有很多地方打算申办民营银行,包括企业和地方政府,或者是地方政府在推动企业去申请?

      于学军:这是不言而喻的,地方政府和不少民营企业都有积极性。尤其是对银行牌照有积极性,因为长期禁入,使我国银行牌照成为稀缺资源。

      民营企业创办银行,办多大或什么样的银行,本身回旋余地很大,但首先千方百计申请个牌照却肯定是件好事。要来这个牌照,十亿可以做,几十亿也可以做,怎么做是企业自己的事。所以实际上“要牌照”和“真正做”也不能简单地画等号,中间有较大距离。我感到很多申请企业本身并未完全做好“真正做”的心理准备。

      主要还是申办银行牌照本身并不需要付出什么成本。如果发牌照要付出相当的成本,我相信不少民营企业就不一定去申请了。现在申办既无成本,更无风险可言,还能给自己脸上“贴金”,那何乐而不为?

      

      不能一哄而上 要循序渐进

      上海证券报:这里面是否存在许多不理性的地方,也是银监会对设立民营银行一直比较谨慎的重要原因?

      于学军: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又存在管理体制中的各种弊端,做什么事情都容易一哄而起。如果没有限制,完全放开,全国可能一下就能办几百家甚至上千家银行,显然风险很大。另外,办银行一定要有相应的监管,如果监管跟不上,也会出问题。但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就需要配备相应的监管资源。如果监管资源不匹配,那也需要慎之又慎。所以申办民营银行,我认为完全堵死不行,但一下子完全放开也难,应该循序渐进,逐步达到一个均衡状态。

      比如在美国以及我国台湾等大多数市场经济体中,申办银行的确没有行政障碍,有成熟的法律法规,只要符合相关的规定要求,企业就可以自行申请,照章审核即可。但实际上,也没有多少企业去申办,为什么?我问过台湾金融界的那些董事长、行长等,他们说现在台湾没有多少人对创办银行感兴趣,因为投资创办一家新银行比干点别的投资还困难,收益率也不高。

      上海证券报:这是因为美国、我国台湾这些市场银行业利润率已经达到了社会平均利润率水平?

      于学军:一是利润率达到了社会均衡水平,二是银行本身准入门槛就比其他企业高,三是有严格的监管。这使一个从未办过银行的企业去创办银行成了一件不简单的事情。

      事实上从市场化国家和地区的情况来看,银行成为完全竞争性行业之后,其利润率水平并不比其他行业更高,并且竞争的同质化以及风险管理的高难度,使其经营管理更为不易。真要到了彻底开放的时候,又真正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建立起市场化的金融体系,那么银行也会变成一个竞争充分的、不易赚钱的行业。

      在美国、我国台湾这些成熟的市场,白手起家办银行、尤其是能赚钱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办银行小投入不行,因为资本充足率有严格要求,搞不了多少营业网点,自然难以形成网络,这样就提供不了广泛的金融服务。不能提供广泛的、网络化的金融服务,在现代社会怎么招徕广大客户?进而又如何赚钱呢?办银行需要大投入,有一个集约化、网络化的问题。另外其内部管理、风险控制、团队组建也很不容易。一家成熟的银行往往经过长期的发展,是由时间逐渐磨炼出来的。所以一般的企业不敢贸然去办银行。市场到了一种成熟状态,就是这样。

      

      新设民营银行民资有主导权

      上海证券报:有个问题,之前在全国两会期间听某省代表团讨论时,一个民营企业家就在抱怨入股了当地城商行,却没有话语权,还是政府(国资)说了算,对此您怎么看?

      于学军:中国实际上很多方面都存在行政干预现象,并且各地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有的城商行、农商行,从股权结构上看,可能都是民营企业占主导,股份甚至超过50%,但地方政府照样任命董事长、行长等,于是常听到各种质疑之声。从法律角度严格来讲,这显然是不合法的。但过去我们体制就是如此,董事长、行长等原来由当地政府任命,现在这种体制仍有一定的惯性作用,所以组织部门照样管干部任命。

      (下转A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