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刷脸”取现金 下一代ATM标配生物识别
  • 攸关智慧城市
    储能大有可为
  • 储能“快跑”
  •  
    2014年3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科技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科技
    “刷脸”取现金 下一代ATM标配生物识别
    攸关智慧城市
    储能大有可为
    储能“快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攸关智慧城市
    储能大有可为
    2014-03-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王宙洁 ○编辑 龚维松

      

      利用建筑暴露在阳光下的大面积外墙,搜集太阳能及风能等来自大自然的能源,或是由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帮你选择更平衡的消耗电力方式,避开用电高峰,低碳的能源利用方式对于城市绿色发展至关重要。

      要建造智慧城市,首当其冲就是要学会利用清洁能源。储能技术将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路途上,扮演关键角色。

      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预测,到2020年,智慧城市的市场价值将达1.57万亿美元;而到2025年,全球超过26个城市将成为智能城市,其中超50%位于欧洲和北美洲,其发展基础就是智能电网和储能的应用。该公司销售经理马克西姆说,智慧能源将是未来的趋势。

      各国政府正在紧锣密鼓地排兵布将。日本媒体报道称,该国正推行名为“地区能源管理系统”的机制,旨在通过智能电网综合控制地区内地分布式电源、蓄电池及需求响应。欧洲也在开发与此类似的“虚拟电厂”。

      美国行业组织智能城市委员会主席杰西·波斯特近日称,因为智能电网的存在,公用事业和建筑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改变,从单向的关系——即公用事业部门生产能源而建筑进行消耗,转向一种双向的关系:建筑本身就可以发电并卖回给公用事业部门。

      科技业也没闲着,谷歌早在数年前便开发出称为PowerMeter的在线仪表盘,其功能是从智能电表上下载数据,提示当前的用电情况,显示冰箱、大屏幕电视及其他电器在任一时间点上的用电量。马耳他则和IBM达成协议,双方共同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的“智能公用系统”,实现该国电网和供水系统数字化。

      “能源储备可以允许人们打开他们的空调但不会给电网带来额外的压力。”前美国绿色建筑协会主席迈克·麦克拉肯近日撰文称,大部分的可再生能源没法持续不断提供电力,但每天都有不同总量的阳光,风也一直在吹。有了储备技术,能源可以迅速被输送从而保证电力不间断。

      仲量联行能源及可持续发展服务全球总裁丹·普罗布斯特的愿景则更为宏大,他说,单是美国商业和工业房地产一个行业,每年消耗的能源价值在1790亿至2020亿美元间,而网格交互智能系统的利用为显著减少城市消耗能量提供了历史机遇。最终,有望影响全球各地使用能源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