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公开发行股票补充风险提示的公告
证券代码:002592 证券简称: 八菱科技 公告编号:2014-20
南宁八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非公开发行股票补充风险提示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南宁八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 对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公司201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中“第四节董事会关于本次发行对公司影响的讨论与分析”之“六、本次发行相关风险的说明”的相关风险进行补充说明,内容如下:
一、客户集中风险
本公司客户比较集中,主要包括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重庆长安、一汽解放、奇瑞汽车等国内知名整车制造企业。报告期内,公司对前5名客户的销售额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分别为83.24%、85.19%和85.31%,其中对上汽通用五菱的销售额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分别为62.08%、65.96%和64.97%,公司对主要客户存在着较强的依赖。另外,随着公司前次募投项目和本次募投项目的相继投产,本公司对前5名客户的销售额比例有可能进一步提高。
如果上述主要客户需求下降,或转向其他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采购相关产品,将给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二、产品结构变动风险
目前,本公司主要生产散热器、暖风机和少量的商用车中冷器产品,待前次募投项目完工后,主要产品的产能情况如下:
产品名称 | 产能 |
铝质乘用车散热器 | 245万台/年 |
铝质商用车散热器 | 25万台/年 |
铜质散热器 | 10万台/年 |
车用暖风机 | 90万台/年 |
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将募集资金投资建设乘用车中冷器、空调冷凝器、蒸发器项目,属于公司的新产品,项目完成后,公司主要产品的产能情况如下:
产品名称 | 产能 |
铝质乘用车散热器 | 245万台/年 |
铝质商用车散热器 | 25万台/年 |
铜质散热器 | 10万台/年 |
车用暖风机 | 90万台/年 |
乘用车中冷器 | 75万台 |
乘用车空调冷凝器 | 60万台 |
乘用车空调蒸发器 | 60万台 |
本次募投项目完工后,本公司将可能出现产品结构变动的风险。
三、募投项目市场容量风险
本次募投项目产品主要用于乘用车市场,涡轮增压技术的汽车必须安装中冷器,乘用车基本上都装有空调,也需配备冷凝器和蒸发器,未来乘用车市场的需求决定了募投项目产品的市场容量。
根据国际市场调查机构J.D.Power发布的全球汽车市场展望报告的预测,到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销售市场比2011年增长95%,折合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乘用车按照10%增长率测算,以2012年为基数,到2018年,中国乘用车销量将达到2,749万辆,乘用车空调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市场量也达到2,749万台。对于中冷器来说,预计到2015年涡轮增压发动机将占到20%,以20%测算,到2018年,涡轮增压乘用车的销量将达到552万辆;而Honeywell预测到2017年中国轻型车涡轮增压车型销量就将达到670万辆。
根据汽车行业发展及未来合理预计,募投项目产品市场容量巨大。但如果未来中国汽车工业特别是乘用车行业增长未达预期、涡轮增压乘用车增长未达预期或涡轮增压乘用车市场接受度低,都会导致募投项目市场容量存在风险。
四、产能消化风险
本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后,公司将新增产能为乘用车中冷器75万台/年、乘用车空调冷凝器60万台/年、乘用车空调蒸发器60万台/年。上述新产品将会增加公司的产能消化压力。
由于募投项目产品需与客户车型保持同步设计、同步开发,中标后方能量产供货。在汽车行业,新车型推出市场时,零部件供应商一般均提前锁定。本次募投项目产品主要是针对目标客户未来推出的新车型进行配套需要,目前阶段尚难以锁定商务合同予以保障未来的产能消化。
因此,在未来产能消化方面,若未来整车厂新车开发缓慢或延迟甚至失败、本公司未能成功中标等事项都会导致公司本次募投项目存在产能消化不足的风险。
五、乘用车中冷器项目效益实现风险
目前,本公司生产少量的商用车中冷器,2011年-2013年期间,商用车中冷器的毛利率分别为5.56%、3.34%、10.01%,毛利率水平不高。
根据《乘用车中冷器生产线项目项目申请报告》,本次募投项目的中冷器产品运营期间毛利率为19.19%,远高于目前本公司商用车中冷器毛利率水平。
本公司对《乘用车中冷器生产线项目项目申请报告》的相关要素进行了谨慎测算,按照产品销售及生产要素的现行生产价格合理估计项目收益成本,认为《乘用车中冷器生产线项目项目申请报告》测算依据充分,逻辑合理。
但在未来投产期间,若募投项目中冷器产品产能利用不充分、产品及生产要素价格发生较大变动等因素发生会导致乘用车中冷器项目效益不达预期,项目效益实现存在风险。
特此公告。
南宁八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14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