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版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信托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推进改革破除经济发展瓶颈
  • 后宽松时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诺德基金胡洋:
    寻找京津冀一体化长期受益标的
  • 汇添富行业风向标
  •  
    2014年4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基金·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基金·视点
    推进改革破除经济发展瓶颈
    后宽松时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诺德基金胡洋:
    寻找京津冀一体化长期受益标的
    汇添富行业风向标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推进改革破除经济发展瓶颈
    2014-04-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农银区间收益混合基金经理 陈富权

      

      4月初公布的中采PMI显示,3月份PMI指数为50.3,较2月份的50.2回升0.1个百分点。指数环比趋势转好,但是力度较弱(弱于历史上的季节性),显示宏观经济仍处疲弱状态。

      从细分指数来看,多数重要指标表现一般。其中制造业PMI微幅回升,但经季调后较上月有较快速下降,反映大中型制造企业生产经营继续放缓;前瞻指标中新订单指数微幅回升,经季调后快速下降,反映需求继续下行。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快速回升,经季调后也有所下降,外需依然是弱势平稳的格局。以新订单指数减新出口订单指数衡量的内需继续回落,意味着一季度投资增速继续下行的可能性较大。

      上述PMI所反映的经济弱势与近期公布的发电量高频数据相吻合。三月下旬发电量增速为4.1%,低于中旬增速6.5%,旬环比已经连续四旬低于可比均值。

      基于PMI和其他的高频数据,当前市场对短期经济的信心应该是偏弱的,正是基于这一点,市场从三月初即越发憧憬中央政府实行保增长的政策。而李克强总理在4月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提出,要研究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部署进一步发挥开发性金融对棚户区改造的支持作用,确定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铁路建设的政策措施。这一系列政策被认为是新一轮保增长政策的开始,市场对传统经济的热情也被迅速拉升。

      诚然,这些保增长的措施对于稳定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这些措施并非说明改革和转型的发展方针发生变化。中国当前传统投资拉动经济的发展模式面临瓶颈。不可能再经历一次四万亿的大规模经济刺激,因为房价约束、利率约束、通胀约束都是绕不过的坎,再次大规模投资的经济刺激只能是饮鸩止渴。本轮的保增长措施只是在预调微调经济,防范经济失速风险的权宜之计。中国未来的希望仍是通过改革释放国企经济活力,通过发展新兴产业满足新兴需求、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振兴中国经济,实际上从去年以来中央一直部署的国企改革以及对新能源产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都足以说明这一政策取向。

      因此,当前的保增长措施更多是从“稳”经济和“托”经济的角度而设计的,这是一种被动的政策而非一种主动的政策。如前所述,改革和新经济仍是解决当前经济发展模式瓶颈的唯一选择,也是中长期资本市场机会最集中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