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版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信托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G20痛批美国:别拖IMF改革后腿
  • 中国结算已完成
    沪港通结算制度设计
  • 解密“沪港通”
  •  
    2014年4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1版:封面 下一版
     
     
     
       | 1版:封面
    G20痛批美国:别拖IMF改革后腿
    中国结算已完成
    沪港通结算制度设计
    解密“沪港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解密“沪港通”
    2014-04-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A股账户炒港股,港股账户炒A股;人民币进人民币出;投资额度先到先得

      ⊙记者 闻捷 ○编辑 姚问

      

      上周资本市场最火的话题莫过于“沪港通”。由于细则未出,沪港通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计划?投资者应该如何参与?这些都成为市场最关心的问题。

      近日,上海证券报从权威市场人士处获悉,沪港通与2007年“港股直通车”最大的区别在于,投资者直接使用人民币投资,不需要自己换汇,投资者不用去对方市场开户,就可以直接投资对方市场股票。

      

      A股账户炒港股 港股账户炒A股

      尽管内地和香港证监会的联合公告里写得很清楚,沪港通将允许两地投资者通过当地证券公司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包括沪股通和港股通两部分,但很多投资者都不太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以为在沪港通机制下,内地投资者仍需要到香港的证券公司开户,才能买卖港股。

      记者从权威市场人士处获悉,通过沪港通计划,香港和内地的投资者不用去对方市场开户,就可以直接进入对方市场投资。内地投资者可以通过A股账户买卖港股,香港及海外投资者则可以通过港股账户买卖上海股票。香港投资者在香港通过香港经纪商买卖上海股票,内地投资者在内地通过内地证券公司买卖港股。

      “以港股通为例,内地投资者只要有A股账户,买卖试点范围内的港股就跟买卖沪深股市的其他A股一样,点点鼠标就可实现。合资格的投资者需要做的可能是,像开通创业板投资权限一样,去内地证券公司开通港股投资权限,甚至不需要重新开户。”上述人士表示。

      

      人民币进 人民币出

      交易货币及可能存在的汇兑问题是当前投资者最困惑的,相当一部分投资者以为通过沪港通买卖港股需要将人民币兑换成港币,而这会面临外汇管制。记者从权威市场人士处了解到,沪港通借助离岸人民币中心,完成双向人民币换汇,实现投资人民币的完整环流,且全程全封闭运行,因此并不存在与现行外汇管理制度交叉或冲突的问题。

      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上周五在例行发布会上明确指出,沪港通仅以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投资者须以人民币进行投资。联合公告在谈到沪港通的积极意义时也提到,沪港通既可方便内地投资者直接使用人民币投资香港股票市场,也可增加境外人民币资金的投资渠道,便利人民币在两地的有序流动。

      但是港股主要以港元计价和结算,投资者如何直接以人民币进行投资呢?

      据悉,为了免除内地投资者换汇的麻烦,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买卖港股统一以人民币结算,买入港股时向内地证券公司支付人民币,这些人民币由中登公司统一在香港兑换成港元进行结算,当他卖出港股套现时,中登公司再帮他由港币兑回人民币,其最终获得的资金也是人民币,不能用于投资香港的房地产或其他资产,资金将通过中登公司汇回到其内地的账户。香港投资者通过沪股通买卖A股,也是同样道理,人民币进,人民币出,而且这些人民币不能用于其他任何用途(比如投资房地产)。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个模式能够有效防范洗钱活动,控制热钱风险。此外,沪港通下所有的换汇均是在离岸人民币资金池中进行,不涉及在岸换汇,所以不会对在岸人民币汇率造成直接影响。而且,在沪港通下,所有的交易行为都在交易所、结算公司的系统内进行,谁在买卖、以什么价位、买卖什么等都是一目了然,均有清晰记录,能够有效防止市场操控行为和风险扩散。

      

      投资额度先到先得

      联合公告指出,试点初期,对人民币跨境投资额度实行总量管理,并设置每日额度,实行实时监控。其中,沪股通总额度为3000亿元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30亿元人民币;港股通总额度为2500亿元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05亿元人民币。双方可根据试点情况对投资额度进行调整。

      中国证监会在上周五的例行新闻通气会上明确表示,沪港通投资者可以通过这个渠道自由选择试点股票直接进行投资,与QFII等需要进行额度申请不同。

      据了解,沪港通一大特色就是“最大的市场化开放”,双方投资者完全按自己的意愿,不受过多限制,以最低的交易成本、自己最方便的交易习惯去投资对方市场。因此在额度使用方面,很可能将不会对券商及投资者设置配额,在规定的额度范围内,投资者使用额度将遵循“先到先得”原则,只要总额度没有用完,投资者无须申请,可以自主使用额度买卖股票。

      

      未来试点或扩容

      市场人士预计,由于沪港通推出初期的规模较小,而且沪港两地市场的估值已经比较接近,所以不会对市场造成巨大波动。

      首先,两地市场之间的估值差在过去几年间已经不断缩小,从整体估值水平看,目前上海A股的平均估值为11.04倍、香港主板的平均估值为10.52倍;以A+H股的平均溢价来看,两地市场估值也已经比较接近,如果看联合公告发布前一天(即4月9日)恒生指数A+H股溢价指数为93.69,公布后一天(即4月11日)为96.58,A股较H股只有轻微折价。

      其次,预计距离沪港通正式推出尚有6个月,相信市场在这段时间内将会逐渐消化原有价差所带来的套利空间,至项目推出时,对市场的影响可以降到最小。

      试点初期,沪港通在市场联接、额度、投资标的等方面均设有限制,记者了解到,监管层出台这些限制的目的主要是防范风险,稳妥推进。一旦成功运行之后,在监管当局批准和有关方同意的前提下,沪港通可容纳更多标的公司,额度可扩大,而且沪港通的模式也可以较容易复制推广至其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