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财富故事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京津冀一体化破题 行情或复制上海自贸区
  • 重点关注河北五大板块机会
  • 京津冀协同发展 地产股将成最大受益者
  • 基建投资超预期 供需升温提升水泥股估值
  •  
    2014年4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研究·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研究·市场
    京津冀一体化破题 行情或复制上海自贸区
    重点关注河北五大板块机会
    京津冀协同发展 地产股将成最大受益者
    基建投资超预期 供需升温提升水泥股估值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京津冀协同发展 地产股将成最大受益者
    2014-04-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银河证券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板块的发展基本上呈现了由南及北、由东向西展开的态势。相比之下,京津冀经济圈的发展相对滞后一些,无论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还是从首都经济在国民经济的重要性角度看,把京津冀区域的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考虑。

      

      京津冀协同发展意味深长

      在我们看来,所谓协同发展一方面意味着京津冀三者的定位、功能需要做出调整,另一方面,互相之间的动作也将更多体现协调性与合作性。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尽合理的地方,例如北京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中心为一体,有过于集聚之嫌,出现了环境污染、房价高企、人口压力、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另一方面,天津作为老工业城市,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活力却落后于长三角、珠三角的一些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也不够高,住宅的空置率偏高;而河北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更加落后,迫切需要改变现状。我们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协调发展就是要将三者在定位功能上做调整,将人口与经济从北京的中心城区向周边区域转移疏导,使得整个区域的发展更加平衡。

      

      房地产市场影响首当其冲

      我们认为,2月26日的座谈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开端,既然已被列入国家战略,有理由相信后续将有一系列的配套政策相继出台。而从历史经验来看,发展战略、区域经济与城市房地产市场有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上世纪90年代初,在率先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广州和深圳的经济和房价领涨全国,2000年以后,长三角区域的上海、温州、杭州等地的经济与房价又后来居上,从这个角度我们预计,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发展若能落实,长期来看,天津与河北一些城市的房价将有望出现补涨,至少也将跑赢大部分全国其他城市。

      从地理角度上看,北京的经济与人口向东南方向转移具有必然性:北部和西部受山地局限,而东南方向地势平坦,且距离出海口更近。因此,从地图上看,可以很显然的预测到:北京往外的扩散将由目前的“通州—大兴—房山”的东南环线,向“三河—香河—廊坊—固安—涿州”的下一层环线推进;实现之后,则再往下一环线“蓟县—宝坻—武清—永清—定兴”推进,最终与“唐山—天津—保定”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受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最主要的上市公司,毫无疑问应该是华夏幸福,理由在于:首先、公司目前最主要的区域布局就是在环北京的多个产业新城,正好位于我们上述的扩散路径之上;其次,公司通过委托开发的模式,实际上能够控制产业新城的开发节奏,从而与区域经济协同的进展相吻合,这是普通的住宅开发商很难做到的;第三、公司的产城融合的商业模式是符合区域与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的模式,将会受到三地政府的重视与青睐,从而获得更多的业务发展机会。因此,我们再次重申对公司推荐的评级,并把它作为我们的行业首选。其他可能从中受益的地产股主要包括:荣盛发展、廊坊发展及天津本地的一些地产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