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互联网时代生存的两种能力
——用大宇宙观透视互联网思维
“古之善为道者,微眇玄达,深不可志。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曰:豫呵!其若冬涉川;犹呵!其若畏四邻;俨呵!其若客;涣呵!其若淩泽;沌呵!其若朴;旷呵!其若谷;浑呵!其若浊。浊而静之徐清?女以重之徐生。葆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道德经》第15章
□王育琨
马化腾从宇宙看互联网生态,看到了许多常人没有观察到的层面。如果说“需求度”是本,那么剩下的速度、灵活度、沉余度、开放协作度、创新度和进化度,就都是实现本的方式了。今天着重谈灵活度。
敏捷企业、快速迭代产品的关键是主动变化,主动变化比应变能力更重要。互联网生态瞬息万变。应对变化已经落后,主动变化是互联网生态的重要指向。互联网如同一个大风箱,随着一种超能力的一推一拉,一切都在剧烈的震荡之中。心无所终,会成为浮萍;守护着所成,一旦抓死,就会被撞得粉身碎骨。
人人都有惰性,每个组织也都有惰性。以至于任正非断言,怠惰是组织的最大敌人!互联网企业也会得大企业病。如何在模糊混沌的环境中找对方向?如何戒免安逸和惰性?破解这两个难题,涉及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最为本源的两种能力。在互联网混沌的灰度里,人要有所成就,须具备这两种能力。用老子的话说就是“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第一种能力,化浊为清的能力。
在互联网的极速时空中,人的心绪像极了龙卷风似的狂飙。受着各种各样心贼——情绪的绑架与贪欲的驱使。情执与物执,常常平地浊浪滔天,心贼交叉相互搏杀。有人对物欲之贼无抵抗力,有人对名声之贼无抵抗力,有人对情欲之贼无抗体,有人对主义信仰之贼无抗体,有人对场面掌控之贼无抗体。很少有人甘于沉默,甘于无知,甘于下流。而所有这些层面,正是减弱心中贼势头尤为关键的要素。
有足够的定力,抱元守一,守住初发心,让心绪静下来,就会有一种清明出现,会看到混沌中的机遇。机遇从来不会正面示人。它非要在扭曲的、艰难的、甚至灾难性的发生后面藏着。心不静的人,心绪焦躁的人,就压根没可能看到机会。
第二种能力,破惰通变的能力。
这是一种随环境变化而生生不息的调整和变革能力。怠惰,是丰富人生的最大敌人。而这个敌人无嗅、无形、无名,悄然随时出没在你的周边。怠惰所以发生,是因为成功!成功往往会麻痹你,使你变成温水中的青蛙。为避免死亡,只能“去甚、去奢、去泰”(老子)!
通变者是有道的人。一如水,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因环境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形状。而同时又有“滴水穿石”的突破力与山洪海啸摧古拉朽的剽悍。一旦锁定目标,无坚不摧!通变能力,说到底是打开,接纳,随顺,对那些看上去不可一世的矛盾和危机都有无以易之的办法。
看看今天走在前边的几位互联网领军人物,大多具备这两种能力。企业家或领导者,大都是具有上根性的人。对这样的人,六祖慧能曾说“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而对于一般的人,六祖慧能则说,“须觅善知识”指引路径。而企业家不仅要“自见本性”,还要觅得可以教化团队的“善知识”。团队教化的短板,是互联网企业的突出问题。阿里巴巴一次胜过一次的一线腐败,就是团队教化的短板所致。
怠惰是死,勇猛精进是活。为此,需要植入团队和组织一种勇猛精进的基因。勇猛精进,不是说法,而必须是一种不如此就生存不下去的活法。这种紧迫感,通过何种传导机制,与每一个生命连接,是企业教化的重要课题。
教化的重点在于激活每个人。这不是简单的胡萝卜大棒式的激励,还须越过动物性的生存安全诉求,越过社会人的情绪波动,回归清晰、简单、自然、好用这些对美最自然的感受和追求。也就是说,重点不是去激励物质欲望,也不是去激励员工的荣耀,而是去到根上激励员工作为人的尊严和天性。阿里等企业,就是在这个关键地方栽了跟头。
从上激励员工作为人的尊严和天性,需要去发掘许许多多“善知识”以打通关节。不仅贤达智者,普通人都潜藏着许许多多“简单、担当、精进”的“善知识”,激活每个人的“善知识”,人人就可活出活泼泼的大自在;普通人无时无刻不呈现着“微笑、素朴、柔软”的善知识,强化每个人的“善知识”,人人就可以活出活泼泼的大生命。
维持员工这样的生命状态,需要体制上把企业化小,化成一个个彼此竞争的项目组,或者叫战略小组,或叫阿米巴,或叫自主经济体。把组织最大限度扁平化,让每个人参与,把人放到位置上,再去撞醒他。通常,身在哪里,心在哪里;身不在,心就无法在,灵更不在。现场有神灵,答案永远在现场。所以,必须把人们尽可能拉到现场中去。这个道理,老子早就说明了。人只能法地。大地沉静敦厚,宁静谦和,无私无贼,广袤无涯,厚载万物,生化养育着一切生命,不求回报。如人能有大地的品性,也就有了活泼泼的大生命。
当下的中国人被缺少价值信仰的社会所裹挟,被各种无奈、欲望、情绪所裹挟,也被恐惧所裹挟。越是恐惧就越是想抓住很多东西。人的意识被各种各样的堆积物压着,被各种各样的贼控制着,就不可能医治得了怠惰的根性。如何教化员工,领导者需要超越对孤独的恐惧感,超越对员工的恐惧感,对员工潜在的天赋和神性满怀信心。
(作者系五洲联盟商学院执行董事,百年企业研发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