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市场
  • 4:新闻·财富管理
  • 5:新闻·公司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调查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财富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宏观
  • A6:研究·市场
  • A7:数据·图表
  • A8:书评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B117:信息披露
  • B118:信息披露
  • B119:信息披露
  • B120:信息披露
  • B121:信息披露
  • B122:信息披露
  • B123:信息披露
  • B124:信息披露
  • B125:信息披露
  • B126:信息披露
  • B127:信息披露
  • B128:信息披露
  • B129:信息披露
  • B130:信息披露
  • B131:信息披露
  • B132:信息披露
  • B133:信息披露
  • B134:信息披露
  • B135:信息披露
  • B136:信息披露
  • B137:信息披露
  • B138:信息披露
  • B139:信息披露
  • B140:信息披露
  • B141:信息披露
  • B142:信息披露
  • B143:信息披露
  • B144:信息披露
  • B145:信息披露
  • B146:信息披露
  • B147:信息披露
  • B148:信息披露
  • B149:信息披露
  • B150:信息披露
  • B151:信息披露
  • B152:信息披露
  • B153:信息披露
  • B154:信息披露
  • B155:信息披露
  • B156:信息披露
  • B157:信息披露
  • B158:信息披露
  • B159:信息披露
  • B160:信息披露
  • B161:信息披露
  • B162:信息披露
  • B163:信息披露
  • B164:信息披露
  • B165:信息披露
  • B166:信息披露
  • B167:信息披露
  • B168:信息披露
  • B169:信息披露
  • B170:信息披露
  • B171:信息披露
  • B172:信息披露
  • B173:信息披露
  • B174:信息披露
  • B175:信息披露
  • B176:信息披露
  • B177:信息披露
  • B178:信息披露
  • B179:信息披露
  • B180:信息披露
  • B181:信息披露
  • B182:信息披露
  • B183:信息披露
  • B184:信息披露
  • B185:信息披露
  • B186:信息披露
  • B187:信息披露
  • B188:信息披露
  • B189:信息披露
  • B190:信息披露
  • B191:信息披露
  • B192:信息披露
  • B193:信息披露
  • B194:信息披露
  • B195:信息披露
  • B196:信息披露
  • B197:信息披露
  • B198:信息披露
  • B199:信息披露
  • B200:信息披露
  • B201:信息披露
  • B202:信息披露
  • B203:信息披露
  • B204:信息披露
  • B205:信息披露
  • B206:信息披露
  • B207:信息披露
  • B208:信息披露
  • B209:信息披露
  • B210:信息披露
  • B211:信息披露
  • B212:信息披露
  • B213:信息披露
  • B214:信息披露
  • B215:信息披露
  • B216:信息披露
  • 做大做强人民币国际化的“主场效应”
  • 鄂式抵债:黄金换车 白银换房
  • 政府靠什么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 那些被戴维斯
    “双杀”“双升”的股票
  • 房价下跌50%,银行能扛住吗
  •  
    2014年4月29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评论
    做大做强人民币国际化的“主场效应”
    鄂式抵债:黄金换车 白银换房
    政府靠什么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那些被戴维斯
    “双杀”“双升”的股票
    房价下跌50%,银行能扛住吗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那些被戴维斯
    “双杀”“双升”的股票
    2014-04-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丁 峰

      “戴维斯双杀”效应,是证券市场专业人士常挂在嘴边的一个专业术语,其由来与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投资人戴维斯有关。其逻辑含义很简单,即业绩下降和估值跌落形成了双重叠加效应,致使股价巨幅下跌。反之,则称为“戴维斯双升”效应。

      比如,在2006、2007年上一轮牛市中,沪深股市在乐观预期中持续高涨,引领整体市盈率上升,市场估值水平被抬高;企业整体盈利不断上升,吸引了更多资金流入市场从而进一步推高了行情,于是形成了“戴维斯双升”效应。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投资者情绪由盲目乐观转向盲目恐慌,逐步恶化的业绩配合不断降低的估值水平相互交替作用,股价在短时间内直线下挫,形成了“戴维斯双升”效应的反面——“戴维斯双杀”效应。

      事实上,对于涨幅巨大的“10年10倍股”来说,其90%的涨幅基本上是在10%的交易时间内完成的,10%的交易时间体现的是“戴维斯双升”效应,对于跌幅巨大的“1折股”或“仙股”,其90%的跌幅基本上也是在10%的交易时间内完成的,10%的交易时间体现的是“戴维斯双杀”效应。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那么,在目前A股市场,哪些股票有可能被“戴维斯双杀”,哪些股票有可能被“戴维斯双升”呢?先说说创业板吧。

      从已披露业绩和预告的公司情况推断,2013年创业板合计实现净利润约为300亿元,同比增长仅约为20%。目前,创业板整体市盈率已高达近60倍。某些龙头股票如乐视网、掌趣科技、智飞生物等估值已达100倍以上。

      按成长股PEG理论,一只股票如给予20倍估值,其EPS(每股收益)增长率应不低于20%;如给予30倍估值,其EPS增长率应不低于30%……以此类推,目前创业板利润增长率应不低于60%,而去年这一数值仅约为20%。对于那些估值达100倍以上的“牛股”来讲,其利润增长每年需要翻倍,这能做到吗?

      去年创业板指数大幅上涨了约83%,同期上证指数下跌了约7%,沪深300指数下跌了约8%。很多人对去年创业板的表现艳羡不已,对未能踩上创业板股票后悔不迭。其实,投资者只要跑赢了沪深300,就意味着跑赢了大盘,何必纠结于那个市值只占沪深总市值7%的创业板?更不用说那种为了不让自己再后悔,而不顾一切地冲进创业板高位“雷区”的行为了。

      再来看看白酒板块。

      估值方面,截至4月21日,几只总市值在百亿以上的白酒龙头股市盈率均在8至14倍之间,基本上是历史最低估值水平。与帝亚吉欧、保乐力加、百富门、金宾酒业等世界著名酒企估值相比有很大优势。特别是,中国白酒的销售对象是世界范围内拥有最多张口、最具有品鉴力的舌头的消费者,世界上最好的白酒过去、现在、将来都会是只产生在中国。就龙头品种而言,中国酒企估值至少应不低于国际酒企。

      供求方面,中国白酒行业2013年产量约为1230万千升,同比增长约7%;白酒行业收入约为5000亿,同比增长约12%;整体利润率约为16%,略低于2012年的18%。也就是说,在利空频袭的2013年,白酒行业仍实现了量价齐升,只是整体利润率略微下降。

      白酒不是普通商品,是带有精神满足感属性的成瘾性商品,对于习惯饮酒的人来说,其消耗阈值不会轻易下降。尤其高端白酒,带有奢侈品属性,不会轻易降低身价。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效率的提升,工业化制造品如家电、汽车、电脑等产品其相对价格一定是逐步下降的,而白酒的生产工艺决定了其是带有地域独有性的大自然的产物,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工业化量产。白酒成本主要由粮食成本和以品牌成本为代表的无形成本组成,高科技的发展对其影响微乎其微,成本固化现象明显,互联网也改变不了酒企的传统商业模式,因此不可能出现技术性革命导致的行业颠覆性现象。白酒行业看似技术含量不高,门槛不高,但要把白酒做成气候做出市场份额,简直就像把中国包包企业做成爱马仕们和LV们一样难,白酒行业门槛其实很高。

      当然,有人担心酒企——尤其是高端白酒品种的去库存化,很大程度上把压力转嫁给了渠道商和民间收藏市场。但是,如果不是好东西,谁又会拿真金白银去铤而走险呢?笔者在某烟酒连锁店里注意到2010年产飞天茅台比2013年产飞天茅台高出好几百元。这就与黄金市场有点类似了。

      实际上,去年是白酒行业“挤来挤去”年:在生产商层面,老大挤老二的份额,老二挤老三、老四们的份额;在产业链条上,生产商挤经销商的利润;在消费者导向上,民生消费挤公款消费的市场。挤来挤去,大家发现能决定这个行业本质的因素不是资本,不是政策,也不是食品安全事件,而是建立在历史积淀上的品牌影响力和精神文化内涵。

      那些被认为是“戴维斯双杀”的股票,我们既可从正方找到说服的理由,也可从反方找到反驳的理由;对于那些被认为是“戴维斯双升”的股票,也是如此。找对象是选最适合自己的,做股票是优中选优,也是次中选优。哪怕大势不好,那就瘸子里面挑将军好了,找那个更靠谱点的,更像一点的吧,且行且求证。

      (作者系独立投资分析人士,著有《消费品股票投资标准和实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