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专栏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轻公重私”致公募首募规模骤降 前四月新基金发行大缩水
  • 从预披露信息看发行节奏(上接封一)
  • 受累刚性兑付 信托业不良资产同比上升
  • 广东:2020年建成金融强省
  • 生命人寿
    2013年偿付能力过线
  • 债市创新力度不减 超短融市场或迎第三次扩容
  •  
    2014年5月7日   按日期查找
    5版:新闻·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新闻·财富管理
    “轻公重私”致公募首募规模骤降 前四月新基金发行大缩水
    从预披露信息看发行节奏(上接封一)
    受累刚性兑付 信托业不良资产同比上升
    广东:2020年建成金融强省
    生命人寿
    2013年偿付能力过线
    债市创新力度不减 超短融市场或迎第三次扩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轻公重私”致公募首募规模骤降 前四月新基金发行大缩水
    2014-05-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58.43%

      今年前4月共成立新基金94只,首募规模1058.51亿,对比去年同期112只新基金吸筹2546.60亿的水平,缩水幅度高达58.43%。

      ⊙记者 丁宁 ○编辑 于勇

      

      去年前4个月,新成立基金产品规模达到2546.60亿份,而今年同期,新基金募集规模骤减至1058.51亿份。首募规模降温的背后,是基金公司产品策略的分化,一些产品线布局成熟的大公司将重点转移至持续营销,而部分次新公司则更关注非公业务的发展。

      不过分析人士也指出,随着其他各类资管机构陆续涉足公募业务、监管政策引导基金公司“先公后私”,新基金的扩容势头或不会就此持续萎缩。

      公募首募规模骤降

      至少从近期情况看,公募基金拼首发的热情正在下降。

      统计显示,今年前4月共成立新基金94只,首募规模1058.51亿;对比去年同期112只新基金吸筹2546.60亿的水平,缩水幅度高达58.43%。单只基金的平均首募规模,也由去年同期的92.97亿份降至年内的45.33亿份,下滑趋势同样明显。

      类型上看,货币基金和混合基金成为今年前4月发行主力。统计显示,上述两类基金成立规模分别达到430.18亿份和352.33亿份,分别占整体份额的39.96%和32.73%。

      从公司角度看,广发基金前4月分别发行成立了5只新基金领跑全行业,而在中小基金公司中,新华基金先后发行成立新华惠鑫分级、新华一路财富、新华鑫利和新华阿里一号保本等4只产品,显示出较高的扩容热情。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仍有多家次新基金公司尚未发行公募产品,其中红塔红土基金成立于2012年6月,东海基金成立于2013年2月;而华福基金、圆信永丰基金(即将发行新产品)、中金基金和北信瑞丰基金则在2013年下半年之后成立。

      不再单纯拼首发

      在首募规模降温的背后,是基金公司产品策略的分化。

      “去年我们发行了15只产品,今年计划发行8只。”在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看来,目前不少大公司的产品线布局已经初步完成,放慢发行新基金节奏也在情理之中。

      记者从多家基金公司了解到,今年多数大基金公司计划发行新基金产品的数量均低于去年水平。

      “大公司在完成产品布局之后,将会转变策略,对老基金进行深度开发和营销。这也符合国际上基金业的发展趋势。”上述基金公司负责人表示。

      而对于尚处于布局期的中小、次新基金公司来说,首募效率低下、首发成本高企是其考虑“缓一缓”的重要因素。

      “现在发新基金,公司耗费大量资源却收效寥寥。”某家还未发过公募产品的次新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坦言:“小公司没渠道没品牌没资金,股市行情不起来,公募根本发不动。”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不少公司已将业务重点投入非公领域。根据基金业协会统计,截至今年一季末,基金公司管理的非公募资产(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和专户)规模为12657.83亿元,比去年底增加465.44亿元,增幅为3.8%,而2013年非公募资产规模增加4628.87亿元,增幅为61%;而证监会数据显示,至今年3月底,共有67家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了子公司,其中60家子公司开展了专项资管业务,管理账户4186个,管理资产1.38万亿元。

      “过于注重新基金发行的发展模式在目前市况中遇到瓶颈,”分析人士表示:“因此,一些产品线布局成熟的大公司将重点转移至持续营销,而部分次新公司则更关注非公业务的发展。”

      引导基金公司“先公后私”

      另一方面,分析人士也指出,随着其他各类资管机构陆续涉足公募业务、监管政策引导基金公司“先公后私”,新基金的扩容势头或不会就此持续萎缩。

      一方面,新基金法放宽了行业准入,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等三类机构,将可直接申报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资料显示,东方证券资管公司于去年8月率先获得开展公募业务资格,旗下首只公募产品东方红新动力已于今年1月末募集成立。记者了解到,目前多家券商、保险资管以及私募基金都蓄势待发,准备发行公募产品。公募管理人的多元化,将会带来部分增量。

      另一方面,证监会4月末表示,对于基金公司成立不满一年或者其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低于50亿元的,将暂缓审核其设立子公司的申请。

      “一些新公司成立之初心思就不在公募上,监管层的新规定,一方面是提醒防范子公司业务风险,一方面是希望行业兼顾公募的平衡发展。”分析人士表示。

      在其看来,新规施行后部分公司“轻公重私”的路径或将调整,被引导至“先公后私”、至少是“公私并重”的模式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