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人物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瑞士后花园今成往昔 全球财富版图酝酿重塑 “寻人启事”贴进避税天堂
  • “股权众筹”忐途(上接封一)
  • 捕鼠触角伸向保险业
  • 外汇占款道出
    人民币贬值真相
  •  
    2014年5月8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瑞士后花园今成往昔 全球财富版图酝酿重塑 “寻人启事”贴进避税天堂
    “股权众筹”忐途(上接封一)
    捕鼠触角伸向保险业
    外汇占款道出
    人民币贬值真相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瑞士后花园今成往昔 全球财富版图酝酿重塑 “寻人启事”贴进避税天堂
    2014-05-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Lachaise(瑞士银行家):“邦德先生,你真是太好了,匆忙间还来看我。”

      詹姆斯·邦德:“如果你不相信瑞士银行家,那么世界将会怎样?”

      这是007系列电影《黑日危机》里的一句台词,顶级特工只相信两个人,一个是他自己,另一个是瑞士银行家。

      如此高的保密度,经历了整整三个世纪的考验,终于在传统和法律、道德之间,艰难改变。

      瑞士银行的存款占全球总储蓄额的1/3,瑞士银行管理着2.2万亿美元的离岸资产。不少人利用这一法律钻空子,或偷税漏税,甚至转移藏匿不法资产。

      除了瑞士以外,“避税天堂”还有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卢森堡、安道尔等43个国家或地区,全球50%的资金经这些“避税天堂”中转。

      ⊙记者 王宙洁 ○编辑 秦风

      

      有可能是世界财富版图中最隐秘的一角正被缓缓揭开。

      总部位于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6日发表公报说,在当天举行的年度部长会议上,包括瑞士在内的该组织34个成员国和巴西、中国、新加坡等13个国家共同签署了关于实施银行间自动交换信息的标准。

      按照这47国签署的承诺,各国政府间将每年自动共享金融信息,包括用于计算资本利得税的纳税人银行存款、股息、利息收入和销售收入。这是全球打击逃税举措的重大突破之一。

      瑞士无疑是这47国中最引人注目的国家。作为世界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瑞士政府终于承诺,将自动向其他国家交出外国人账户的详细资料。

      这象征着瑞士这个全球富豪的“后花园”,可能就此告别几百年来坚持保护银行客户隐私的做法。

      从瑞士出发,更多的财富管理中心或被卷进这场冲击秘密财富的大潮中,重塑全球财富管理业的版图。

      

      隐秘王国显形 保密法规松动

      富豪阶层的财富后花园曾远在公众视线之外。然而,几年前金融危机的来袭,让银行体系面临严苛的拷问,这些隐秘空间渐渐成为众矢之的。

      其中最被紧盯着的领域之一便是避税天堂。OECD一直在为填补税制漏洞努力,但长期以来,这个组织似乎只是提供建议。经合组织秘书长安赫尔·古里亚去年便意识到这个问题,在一次二十国集团(G20)会议上他向各国领导人坦白:如果他们不表示出强有力的政治支持,就不可能达成一个有意义的行动计划。

      这种敦促在今年开始起效。OECD提出了银行间自动交换信息标准,并最初在今年2月举行的G20财长会议上获得通过。这项标准旨在通过让银行信息在各国司法部门之间自动交换以打击逃避税行为。根据这份6日在巴黎签署的宣言,进一步细化的新标准实施规则,将在今年9月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后正式开始实施。

      处在风暴最前端的是最著名的金融中心之一瑞士。这意味着该国的银行保密法规将出现松动,对其历经百年的财富管理模式也带来挑战。

      而这种松动早在去年就有迹可循。当时,美国政府部门对瑞士最古老的私人银行Wegelin提出了税务诉讼。今年1月,Wegelin认罪,承认曾协助美国公民在海外持有的12亿美元资产逃税,并向美国政府支付了5790万美元罚款。此后,这家有着270年历史的银行轰然倒闭。

      为防止美国进一步采取行动,瑞士议会通过了所谓的“解释”声明,呼吁瑞士政府采取一切可能措施,帮助银行遵守美国的要求。而此前正是由于保密法规的存在,全球富豪们的财富才源源不断流入瑞士。

      针对OECD签署的标准,瑞银方面回应上证报记者称,银行间自动交换信息标准并非新的概念,围绕其展开的讨论已经在国际政治议程上存在很长一段时间。2013年6月,它在瑞士引起进一步关注,当时瑞士政府准备积极推动全球性的信息自动交换标准,目的在于确保瑞士这个金融中心的税务合规。因此,瑞士当局6日宣布的消息是预期内的。“如前所述,瑞银致力于国际标准并对瑞士政府参与OECD的进程表示欢迎。对于瑞银来说,我们为客户制定了严格的税务合规准则。”

      

      昔日财富中心 如今版图重塑

      有观点认为,随着传统“避税天堂”瑞士和作为国际重要离岸金融中心的新加坡加入这一标准,银行保护客户隐私的传统可能终结。

      一些国际组织在这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则在应证这种可能性。去年,八国集团(G8)领导人承诺改革国际公司税制,包括将打击逃税以及空壳公司的隐秘所有者。他们签署了包含10点内容的《厄恩湖宣言》,呼吁全球税务机关自动共享信息。欧盟则要求所有27个欧盟成员国共享有关个人投资收入和资本利得的机密数据。也有报道称,OECD今年可能列出一份不签署信息透明协议国家的黑名单。

      牛津大学企业税收中心主任迈克尔·德弗罗曾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称,现有税收体系的关键问题在于,跨国企业的利润如何分配到各个国家头上。这种分配可基于经济活动所在地或各种资产的所有权来做出。但这些要素大多是可转移的:部分要素可被置于低税率的国家。

      德弗罗指出,根据知识产权归属地来对知识产权收益征税,就是在诱使企业将知识产权所有权转至低税率国家。向企业间贷款利息提供税收优惠,就是在引诱企业从低税率国家向高税率国家放贷。“鉴于这两种做法在国际税收体系中通常都会得到采用,我们有必要制定复杂的反避税规则来努力抑制避税。”

      除了瑞士,这种担忧也困扰新加坡。该国在过去10年间成长为亚洲最大的财富管理中心,所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了1万亿美元。多项调查显示到2020年时新加坡有望将超过瑞士成为全球最大财富管理中心。新加坡政府也准备采取措施,使该国银行业更容易与其他国家共享可能逃税人士的信息。而海外媒体预计,包括英国在内的其他离岸中心预计也将面临施压,被要求配合。

      ■链接

      三条人命换来一条法律

      17世纪末,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成为瑞士银行家最早的雇主。这位国王雇银行家内克打理自己的财政,最后,还让他担任了法国财政大臣。

      日内瓦的银行家大部分都是新教徒。16世纪,随着基督教加尔文教派的兴起,大量受迫害的新教徒从法国和意大利逃到日内瓦,这些新教徒也带来了大量金钱。为了避免泄漏这批新教徒的财政状况,银行家们逐步建立起保密制度。1933年,德国纳粹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要求德国公民必须交代自己在外国的所有资产,如果被发现作假或是拒绝交代,后果就是死刑。在瑞士,负责追查德国公民在外财产的盖世太保假装成普通客户,径直走入银行,拿出一叠钱,对银行职员说,将这笔钱存入某某的账户(这些都是遭到纳粹怀疑的人)。如果钱能够存入,则说明了该人在瑞士银行拥有账号。一年之内,就有三个德国人因在瑞士拥有银行账号而被处死。三条人命给了瑞士充分的理由来加强银行保密法。1934年,这个仅在银行界流传的职业守则最终成为瑞士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