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书评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数据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四月大市值指数持续领跑
  • P2P倒闭潮
  • 小贷新规拓展经营范围
  • 保监会摸底保险中介背后身影
  • 中国北车在港IPO集资逾百亿 “打新”热钱流入香港
  •  
    2014年5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5版:新闻·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新闻·财富管理
    四月大市值指数持续领跑
    P2P倒闭潮
    小贷新规拓展经营范围
    保监会摸底保险中介背后身影
    中国北车在港IPO集资逾百亿 “打新”热钱流入香港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小贷新规拓展经营范围
    2014-05-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高翔 颜剑 ○编辑 孙忠

      

      历经6年,小贷公司将结束试点状态,走上常态化发展的道路。上周末,《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向各省级地方政府征求意见的阶段将会结束,该管理办法系根据去年国办下发的107文的要求,由银监会会同央行起草。

      该《管理办法》一旦出台,将会取代银监会和人民银行于2008年联合下发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成为行业的规范性文件。

      在接受上证报采访的业内人士看来,《管理办法》将大幅拓宽小贷公司的经营范围,而此前在部分地区和机构已经试点的业务有望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不过,小贷公司仍将定位为一般工商企业,这就意味着“实实在在从事金融业务”的小贷公司未来的身份或仍令业内人士尴尬。

      多位受访小贷行业人士看来,经营范围的大幅拓宽,是《管理办法》的最大亮点。比如,从币种来看,《管理办法》增加了外币业务。

      《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详细列明了小贷公司可以从事的十三项业务,包括:发放贷款、办理票据贴现(但不包括转贴现)、买卖有价证券(债券、股票等)、开展权益类投资、贷款转让业务、开展企业资产证券化、向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发行债券、办理商业承兑、对外提供担保、企业财务顾问、代理销售业务和经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在浙江省一家小贷公司董事长看来,大大拓宽经营范围,客观上小贷公司也有需求。他对记者表示:“比如办理票据贴现,也是支持中小企业的一种方式。再比如发行债券,随着企业的发展,净资产40%的债券发行额度对小贷公司是极好的外源资金补充。”

      江苏某小贷公司董事长认为,此番《管理办法》所列明的业务范围,一定程度上是对小贷公司此前已经在从事的业务的认可和正名。比如,部分小贷公司此前已在操作贷款转让业务。再比如,一些小贷公司与P2P网贷平台合作,将项目推荐给P2P平台,并提供本息担保,小贷公司赚取手续费收入。

      《管理办法》指出,小贷公司可以“向金融机构融入资金”。上述江苏省小贷公司董事长认为:“首先这意味着融资对象的放开。以往只能向两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这次将范围扩展到‘金融机构’意味着券商、保险、信托、财务公司等都有向小贷公司提供资金的可能性。其次,是融资比例的放开,此前《指导意见》规定,小贷公司向银行融资不得超过资本净额50%的,而此次未提融资比例上限,这是对小贷公司的松绑。”

      新规扩展经营范围,令小贷公司负责人倍感振奋,但对小贷公司的性质仍定位为一般工商企业,也令受访人士感到困惑和迷茫。

      《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向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属于一般商业信贷业务。此外,第十五条允许小贷公司开展“企业资产证券化”,并非“信贷资产证券化”。这就意味着,《管理办法》仍然将小贷公司定位于一般工商企业,而非金融机构。

      上海某小贷公司董事长对记者表示:“在我们行业人士看来,小贷公司干的就是金融的活,比如对贷款进行五级分类、足额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等,一些区域的小贷公司也在逐步接入央行的征信系统等。”

      前述江苏省某小贷公司董事长表示:“工商企业的定位,一来是小贷公司难以正名,二来也实实在在地增加了成本。银行对小贷公司的贷款,如果按照一般商业信贷业务,是要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的,但如果按照同业往来业务,利率参照Shibor。此外,金融机构的所得税率也更低,能切实减轻小贷公司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