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会发现没有理由停止合理的冒险而躲在所谓“避险”资产当中。日本央行为缓解4月份消费税上调对经济的冲击,可能进一步放松银根,因此未来数月日元贬值看来已不可避免。与此同时,随着美国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攀升,作为避险资产的黄金将继续失去投资吸引力,美元则魅力犹存。
另一个从全球经济复苏中获利的方式是:投资于增长加速的源头,比如增持美国和欧元区股票、美国高收益债券以及欧洲贷款等。
⊙陈敏兰
地缘政治纷争(诸如近期的乌克兰危机)提醒我们,最佳投资机会往往出现在不确定性达到顶峰的时候。市场习惯于对这类事件反应过激,因此,寻求战术投资机会的长期投资者应该将市场恐惧时期视为在超卖市场增加头寸的良机。
举例来说,今年3月中旬在克里米亚危机达到白热化的时候,那些不在乎新闻报道并且买入风险性资产的投资者,一个月之后可能从投资新兴股票市场获得8.9%的回报率,从欧洲股票市场获得4.9%的回报率。这些投资者当时对局势的评估应该是对的,他们认为直接军事冲突升级的可能性很低,而且西方的反应不足以动摇全球经济复苏这一更为重要的回报率驱动因素。
从更加理性的角度来看这些地缘政治事件,投资者会发现没有理由停止合理的冒险而躲在所谓“避险”资产当中。随着美联储持续缩减并很可能于今年10月彻底结束其量化宽松计划,高评级债券的收益将攀升。日本央行为缓解4月份消费税上调对经济的冲击,可能进一步放松银根,因此未来数月日元贬值看来已不可避免。
与此同时,随着美国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攀升,作为避险资产的黄金将继续失去投资吸引力。美元则魅力犹存,但这是因为美国利率将转为正值以及经济复苏不断走强的预期所推动,并非美元的“避险”货币地位使然。
如果全球经济复苏受挫,不要躲在获利资产里,更有效的方法是关注这些资产的主要受益者。例如:全球消费者信息技术(IT)需求上升,美国与欧洲企业支出复苏增长,将刺激对电子产品的需求,亚洲半导体行业有望成为受益者。当前半导体合约制造商的平均产能利用率约为80%,接近底部。随着补库存和移动设备芯片使用的增加,今年该比率可能上升至95%。
另一个例子是中国股票。中国股市对近期企业违约的消息反应过度。虽然国内经济活动放缓,但是中国政府致力于创造就业机会并保持城市失业率低于4.6%,这意味着一旦GDP增长率出现低于7%的苗头,政府将推出新的经济刺激措施。
短期措施可能包括政府将提前实施规划好的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以及旨在推动私营部门在经济中的参与率、简化办事手续、修改户籍制度和城镇化等改革措施。此外,当前中国外汇储备高达3.8万亿美元,并且仍在以每月约400亿美元的速度增加,这使得中国能够从容应对可能由金融行业引发的债务问题。
亚洲其他地区的政治事件也带来投资机会。根据民意测验,佐科威(Joko Widodo)依然是印尼7月总统选举中最受欢迎的候选人。如果他当选,印尼的基础设施领域尤其将受益。而对于深陷政治僵局的泰国,最好避免以6个月为期的战术性投资。对于除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我们依然认为中国台湾和韩国这两个北亚市场是美国和欧洲经济复苏的最大受益者。
另一个从全球经济复苏中获利的方式是:投资于增长加速的源头,比如增持美国和欧元区股票、美国高收益债券以及欧洲贷款等。美国股票和高收益债券受到国内经济持续向好的支撑,能源部门走强、房价复苏、企业和家庭借贷成本较低、消费者支出有望反弹等,都在促进美国经济复苏。欧元区股票和贷款则受到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企业利润率回升的支持,未来一年这些有利势头还可能进一步加强。
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可以忽视全球地缘政治动态。克里米亚危机的一个潜在风险是俄罗斯的石油与天然气供应受到限制以及全球能源价格急剧攀升。这种情况可能伤及俄罗斯及其他地区的股市,鉴于欧元区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性,欧元区股市尤其将受到冲击。如果石油价格每桶增加10至20美元的局面长时间持续,消费者与企业信心将受到打击,实体经济活动可能放缓,企业盈利复苏将受到威胁。
到那时,如果投资者任由负面新闻左右自己的决策,很可能导致机会成本升高。置身于恐惧地缘政治动荡的环境中时,投资者最大的敌人往往就是恐惧本身。
(作者系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亚太区投资办公室主管/ 董事总经理,2003年至2012年期间,连续10年被《Asiamoney》评为排名第一的新加坡分析师。本文经授权在《上海证券报》独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