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S舜元股改方案再加码
    标的资产承诺两年利润
  • 房企洗牌季来临
  • 融创拟入主 宋卫平挥别绿城
  • 十余宗官司缠身
    光耀集团陷资金链危局
  • 上实发展
    拟发行30亿元公司债
  • 鹿港科技
    越南投资建厂存变数
  • 业绩快报误差大 多家公司领受监管函
  •  
    2014年5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6版:新闻·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新闻·公司
    S舜元股改方案再加码
    标的资产承诺两年利润
    房企洗牌季来临
    融创拟入主 宋卫平挥别绿城
    十余宗官司缠身
    光耀集团陷资金链危局
    上实发展
    拟发行30亿元公司债
    鹿港科技
    越南投资建厂存变数
    业绩快报误差大 多家公司领受监管函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十余宗官司缠身
    光耀集团陷资金链危局
    2014-05-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严翠 ○编辑 邱江

      

      从最初揭阳法院一纸6000万借款违约牵连旗下上市公司*ST新都信披违规遭调查,到惠州多个项目停工,再到新都酒店被法院查封以及另外四起违约担保浮出水面,多家为其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卷入其中……深圳市光耀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光耀集团”),这家曾经的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已然是四面楚歌,其资金链问题正持续发酵。

      昨日,上证报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官网查询发现,光耀集团及其董事长郭耀名名下目前仍有14宗案件等待被执行,其中包括已经曝光的揭阳法院6000万借款案件等。“这意味着光耀集团旗下目前仍有诸多债务没有偿还。”一位法律界人士告诉记者。

      从地区分布来看,这些案件与光耀集团的地产业务布局紧密相关,全部分布在光耀集团的“大本营”广东,其中东莞5宗、惠州3宗、深圳2宗、揭阳2宗,另有2宗来自普宁。

      从立案时间来看,今年立案的共有7宗;其余7宗中,最早的一宗立案于2010年11月23日,审理法院为惠城区人民法院,被执行人赫然显示为光耀集团以及郭耀名。尽管该案距今已有近四年的时间,但其案件状态依然显示为“执行中”。

      此外,记者发现,从去年11月份以来,光耀集团相关被执行案件开始集中爆发,11月至12月间共发生4宗被执行案件,至今仍处于“执行中”的状态。

      分析人士指出,光耀集团从去年年底开始被执行案件的持续增多,或许正反映出公司资金链从去年底开始就变得越发“吃紧”了。

      “光耀从去年开始就急着找钱,但是到处碰壁,即使愿意付很高的利息也难以筹到资金。”一位了解光耀集团内情的人士表示。

      光耀集团到底有多少债务“黑洞”,需要多少资金方能“缓”过来,目前外界尚不得而知。尽管公司董事长郭耀名声称目前只有3-5亿元的资金缺口,但记者从光耀集团一位内部员工了解到,光耀集团目前仅基金、银行等28家金融机构与多家民间借贷的债务缺口就有20多亿。

      不过,光耀集团依然在挣扎着。上述人士向记者透露,前不久,光耀集团总裁刚刚给全公司开了一次“动员大会”,表达了“目前公司非常困难,但请大家相信管理层,与公司一起渡过难关”之类的意思。

      光耀集团方面昨日也向上证报记者表示,公司目前的融资渠道并没有完全堵死,依然在与相关机构谈判。当然,除融资之外,公司还在寻找合适的重组机会。

      但深圳一位房地产业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时至今日,光耀集团欲通过融资重获生机的希望已非常渺茫,因为公司目前被执行项目已经累计达14起了,而且已经由于失信被列入国家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此不良信用记录将严重影响公司对外融资。

      公开信息显示,早在2013年5月,光耀集团运营正常时,其想扩大经营,曾向深圳某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却因为有不履行法院判决的失信记录而被拒。

      上述人士认为,光耀集团通过被收购的方式重获生机的可能性更大。而光耀集团目前在这方面也显示出非常大的诚意,公司董事长郭耀名近日明确放言:“只要能解决光耀的问题,让项目全面复工,光耀愿意接受其他企业的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