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流动性弊端显现
    短期理财基金谋转型
  • 再论土地制度改革的焦点分歧(上接A1版)
  • 拓展期货市场 助力经济发展(上)
  • 偏股基金跑赢基准指数 震荡市场关注超额收益
  •  
    2014年5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研究·财富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研究·财富
    流动性弊端显现
    短期理财基金谋转型
    再论土地制度改革的焦点分歧(上接A1版)
    拓展期货市场 助力经济发展(上)
    偏股基金跑赢基准指数 震荡市场关注超额收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流动性弊端显现
    短期理财基金谋转型
    2014-05-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宝宝军团的蜂拥而起,使得投资方向基本相同的短期理财基金优势不再,产品规模锐减,部分短期理财产品已经开始图谋转型为定期理财基金或者货币基金

      ⊙记者 赵明超 ○编辑 于勇

      

      作为2012年基金行业的重大创新,短期理财基金曾经荣耀一时。不过,随着余额宝一鸣惊人,带动众多宝宝军团蜂拥而起,较高的收益和流动性让投资者趋之若鹜,使得投资方向基本相同的短期理财基金优势不再,产品规模锐减,部分短期理财产品已经开始图谋转型为定期理财基金或者货币基金。

      

      多只短期理财基金谋转型

      万家基金近日公告称,旗下万家14天理财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已经转型为货币市场基金,基金名称变更为“万家日日薪货币市场证券投资基金”。转型后的基金,将于5月19日起开放日常申购、赎回,开放日为证券交易场所的交易日。

      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1月15日,万家14天理财债基成立时,首募规模高达75亿份,但是很快规模就下降许多,到了2013年3月底,规模就大幅下降至4.15亿份,并在当年6月底减少为2.9亿份,到了2013年年底更是降低至1亿份。根据万家14天理财基金2014年一季报,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该基金份额只有3585万份。

      而在更早的3月份,鹏华基金旗下的鹏华理财21天债基,也修改为鹏华月月发短期理财债基,将每隔21天开放改为每月定期开放。从该基金的规模变化可以看出,2012年底成立的该基金,首募规模12亿份的该基金,三个多月后就大幅缩水至8345万份,截至2013年底,规模更是降低至1035万份,转型为月月发基金之后,规模增长至3.5亿份。

      上述两只基金已经转型,对于市场上其余短期理财基金来说,大部分均遭遇规模大幅缩水的问题,当初作为重要创新品种的短期理财基金,已经遭遇生存的烦恼。

      

      短期理财基金优势不再

      2012年5月,刚推出的短期理财基金一鸣惊人,高擎创新旗帜的汇添富理财30天债券基金和华安月月鑫短期理财债券基金横空出世,两只合计募集规模超过400亿元,其中前者募集240多亿元,后者募集180多亿元。随后,有着良好渠道优势的工银瑞信7天理财基金,首募规模接近400亿元,创下近几年来首募规模的新高。

      但是,随着去年年中余额宝的推出,大部分基金公司均推出了背靠货币基金T+0产品的理财宝类产品,加上各家公司为了争抢投资者,可以推高这些产品收益率。良好的流动性加上高收益,使得曾经的短期理财基金,基本上已经完全失去了优势。

      同上述T+0货币基金相比,短期理财基金产品受流动性限制,投资者不能随时赎回,只能在每个运作期到期日提出赎回申请,如果在当期运作期到期日未申请赎回,则自该运作期到期日下一工作日起该基金份额进入下一个运作期,即使提交申请,也不能在当天收到现金,流动性受到很大的限制。以牺牲流动性的代价来换取增加不多的收益,根本无法吸引投资者。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以流动性为代价,可以选择收益率更高的银行理财产品。根据期限不同,目前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可以达到5%左右,在资金紧张时期,甚至可以超过5.5%,其安全性也较好,这也让短期理财基金相形见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