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绝对收益,保全投资者资本金,这是出身保险的基金公司的主要特征。在我看来,为客户收获正收益比基金之间相互排名高低更重要,更实在,也更难。
我们不仅是保险公司成立的一家基金公司,更是中国人寿真正走向市场化改革的先行军。
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说,进入财富管理时代,保险系基金公司还承载着保险系资产管理公司在大资管放开后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先机的重任。这也是中国寿险业转型的必然趋势,作为第一个吃螃蟹者,我们肩负重任义不容辞。
我们判断,市场正处于牛市左侧的概率较大,沪深300指数将会有不错的表现,这也是我们选择此时发行国寿安保首只权益类产品最重要的原因。
当前市场环境确实低迷,但作为习惯大资金运作的机构投资者都明白,往往在市场低迷时,正是资金配置、布局的最佳机会。
⊙记者 卢晓平
从执掌万亿保险资金到管理百亿的基金公司,国寿安保总经理左季庆身上担子既轻又重。
国寿安保基金公司,目前是《保险机构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办法》实施后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基金公司。尽管母公司国寿资产在资本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成立半载的基金公司仍是业界新人。保险系基金第一个掌门人,低调的左季庆,如何扛起保险系基金的第一面大旗?
带着疑问,在国寿安保公司,记者见到了刚出差归来的左季庆总经理。最近一周他带着团队奔赴京沪深等地,就沪深300指数基金进行路演。
区别:绝对正收益高于相对排名
上海证券报:有人认为管理基金比保险资管要难。保险资管的排名不公开,而基金排名随时透明,所以,当基金经理压力更大。国寿安保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对此您如何看?
左季庆:在我看来,为客户收获正收益比基金之间相互排名高低更重要,更实在,也更难。
我们的股东人寿资产公司对我们公司有最低要求——不能赔本,不能把客户本钱赔了。获取绝对收益,保全投资者资本金,这是出身保险的基金公司的主要特征。
基金业排名,很多指标是相对的。排名是有压力,但排名高不等于挣钱。尤其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排名的高低与所管理的资产收益正负没有直接关系。毋庸置疑,赔钱对于基民而言都是很受伤的。
我始终相信一点,永远给投资者正回报的情况下,假如每年正回报在5%-10%范围内,这样的投资收益,投资者不会不高兴。如果谁能给我这个回报,我会很高兴地把自己的钱交给他打理。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着2万多亿的资产,没有一年出现亏损,即使在2008年,在很多公司严重亏损的情况下,我们也实现了接近4%的投资收益率。这种投资理念,会延续到基金公司。
总之,我对基金经理的考核更多关注绝对收益,比较淡化其相对排名。只要我们把绝对收益做好了,市场自然而然会认可。
上海证券报:您曾负责国寿资产债券投资十年,这段经历对今后基金公司的管理会带来哪些影响?为什么会是您担任基金公司总经理?
左季庆:肯定有帮助。由于国寿资产内部有一套完整的风险防控机制,加上对市场的准确判断,这么多年,国寿资产没有踩上一颗债券投资的“地雷”。无论是多大的债券市场风暴,都平稳度过。在此基础上,我们也收获了很好的投资收益,维护了投保人权益。
这一切很不容易。领导把首任基金公司总经理的担子交予我,体现了他们对我的信任。
完善的制度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力。最近监管部门正在清理“老鼠仓”,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制度需要人执行,如果人是“带病运转”,将给公司和基民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我们在建立严格有效的制度同时,也严格加强对基金经理的约束。在基金经理任命上,我们十分谨慎,尤其是对主动型投资的股票型基金,在没有找到非常优秀的人员之前,我们不会轻易设立。
上海证券报:公司薪酬制度是如何设计的?
左季庆:完全与市场接轨。尤其一线投资部门,收入大部分与业绩挂钩。我们公司基金经理收入水平不亚于市场上其他公募基金经理。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以后将探索传统薪酬制度之外的其他激励措施。
公司用人制度也是完全市场化的,现在已经有50多名员工,基本上从外面公开招聘。我们储备的基金经理大部分都是从社会上招聘的,并且具有公募基金的从业经验。
上海证券报:你的投资风格是什么?听说您喜欢下围棋?
左季庆:我可能相对比较稳健吧,没想清楚前不会动手。做事前更多考虑的是风险,考虑针对最差情况的处理办法。
下围棋是从小耳濡目染,看着父辈下棋长大的,也没有什么段位,只是喜欢。一旦进入下棋状态,就是另外一个世界。可以转换思维,俗称换个角度看世界。
围棋世界奥秘无穷。围棋里没有大小之分,每一颗子都重要,每步棋都要慎重。因此,下的时候,要集中精神,心静气定,多考虑几步,眼光远点,不求近利。
所以,围棋的好处在于培养一个人既注重细节又顾全大局的思维方式。
总之,下围棋有助于在考虑问题或投资决策的时候,可以比别人多想两步,将可能涉及的风险都考虑进去。同时,凡事从最坏方面打算,底线思维。那么,只要有一点点成绩,就会十分高兴。而高兴的心态,有助于事情向着更好方向发展。
落地:肩负市场化改革先行者重任
上海证券报:一般基金公司销售的主要渠道是银行。中国人寿拥有70万营销员队伍,现在可以帮着卖基金了吗?除此以外,公司是否也在组建自己的销售队伍?公司目前的销售渠道依赖什么?
左季庆:由于银行销售渠道费用相对较高,对于新公司,我们更愿意建立自己的销售队伍,降低运营成本。另外,国寿股份正在向监管机构申请保险公司基金销售资格,预计今年年内落地。
国寿拥有保险行业最大的一只营销队伍,70万人。但他们要想销售基金,还需要获得基金销售人员从业资质。一旦获得,他们将形成庞大的保险行业独特的销售力量。另外,去年11月,国寿股份已经有2000多名员工参加了证券投资基金从业人员资格考试。
与此同时,保险公司的渠道网点或将成为基金销售未来的又一主战场。
以中国人寿集团为例,4000多家服务网点遍布全国,再加上70万保险营销员储备。一旦上述资源全部用于基金销售的话,将成为一个庞大有力的销售渠道。这也将成为国寿安保的竞争优势之一。
目前看,我们主要依赖自己的营销队伍。我经常带队全国各地奔跑,卖基金。这也是与在资产管理公司的不同,除了业绩,销售成为目前工作的重要内容。
上海证券报:保险营销员转型卖基金,这一步迈得意义很大。
左季庆:我们不仅是保险公司成立的一家基金公司,更是中国人寿真正走向市场化改革的先行军。一旦获取资格,国寿保险营销员将华丽变身为理财规划师,或将率先启动全国300万保险营销员转型大幕。
保险营销员提升为理财规划师,这是有先例可循的。国寿安保的外方股东安保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的母公司澳大利亚安保集团,也曾是一家拥有大量营销人员的寿险公司,目前实现了成功转型。转型后,安保集团的寿险营销员变身为理财规划师。
当然,拓宽基金销售渠道、保险营销员的转型,也得益于证监会、保监会两大监管机构的推动支持。2013年6月,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保险机构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办法》,保险系基金公司试点正式启动。未来,银行、保险、互联网将形成基金销售的三足鼎立格局。
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说,进入财富管理时代,保险系基金公司还承载着保险系资产管理公司在大资管放开后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先机的重任。
在财富管理时代,保险主营业务将是多元化的,不仅仅提供保险产品与服务,还提供各式各样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未来,保险系资管公司也将从只管理保险资金,转型为管理公募、养老金等各类资产的综合性资管公司。这也是中国寿险业转型的必然趋势,作为第一个吃螃蟹者,我们肩负重任义不容辞。
上海证券报:保险系基金公司与其他基金公司有何区别?
左季庆:作为首家保险系基金公司,国寿安保基金在投资能力、销售渠道和资金实力上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保险公司具有在长期投资、资产配置、多资产类别、固定收益等方面的投资经验。基金公司可以吸收保险公司的优秀人才,吸取资产管理公司的优秀管理经验。
另外,在渠道销售方面,保险系基金公司有望在产品推介和高端客户资源上获得保险公司的支持。且保险公司和基金公司业务重叠的部分不多,保险系基金公司未来在渠道这块会更有优势。
当然,正如此前所言,人寿集团大量的保险代理人资源一旦获得相应的公募基金销售资格,必将更好地服务投资者、推动销售工作,并为保险销售人员开辟新的业务空间。
在资金方面,保险公司是资本市场上重要的机构投资者,由于投资风格的一致,保险系基金公司更有望得到其他保险公司的资金支持。
我们来自保险,当然自身特征也很明确。从保险系本身出发,我们希望能够摸索出打通险资账户和基金账户的方式,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理财服务。我们的基本理念是保证投资者的本金安全,在保值的基础上,努力为投资者实现超额收益。同时提倡为客户提供长期稳定的绝对回报,淡化相对业绩排名。
运作:短时间搭建产品链
上海证券报:除了一只货币基金和一只沪深300指数基金外,听说公司刚获批了一只债券基金。产品链搭建速度很快呀。
左季庆:我们不会像其他新成立的基金公司把重点放在子公司业务上,公募做得很少。考虑到我们毕竟是保险系公募基金的第一家,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行业形象,所以一定要做大做强。而实现这个目标最基本的要求是产品多样化、产品线完整,这样才可以供投资人选择。
目前国寿安保旗下已成立一只货币基金,正在发行一只沪深300指数基金。另外,刚刚获批一只债券基金,我们希望在较短时间建立起相对全面的产品链。
我们是去年底成立的,今年1月6日发售了第一只货币基金,8个工作日的时间首发超118.7亿,创下新公司首发规模之最,业绩也一直在同类产品中名列前茅。
擅长于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管理是保险资金一贯的突出优势。货币基金作为第一只基金也凸显了保险系公司的特色。但长期想以业绩胜出,未来必然要有债券基金等其他产品的补充。
在基金公司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国寿安保将走差异化的道路,优先发展体现自身优势的长期资金管理业务、客户目标导向型业务以及具有规模优势的工具型业务,成立初期将重点发展固定收益型、被动型、养老需求型、资产配置型以及具有特定优势的主动型基金产品。
2014年国寿安保基金的公募产品线布局将遵循“常规成熟产品为主,适时推出创新产品;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逢低推出指数等权益类产品”的原则,计划发行货币类、债券类、指数类产品,并争取发行一些基于公司特点和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
上海证券报:能否介绍一下公司未来的发展目标?
左季庆:作为保险行业第一家基金管理公司,集团公司对于我们有要求,要有使命感。因此,我们会在有些公司已经不愿意大力发售公募基金的时候,大踏步进入公募基金行业,不仅要做大还要做好,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进入基金行列第一集团。前十肯定要进的,但不是现在,这是目标。今年一季度末我们的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已经位列行业第45位。
总之,国寿安保基金将专注于募集和管理基金,努力研发一系列适应投资者财富管理需求、适合资本市场状况、符合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契合保险金融集团安全稳健风格,并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基金产品。力争五年之内把公司建设成为核心竞争力突出的基金公司。
风控:左侧交易是对投资者负责
上海证券报:目前股市低迷,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发售沪深300指数基金?
左季庆: 国寿安保第二只产品选择发行可跟踪、误差小的被动管理式指数基金,是公司专业、透明、稳健经营理念的体现,也是我们基于当前市场形势的一个战略选择。
从经济层面看,短期内,稳增长政策落实有利于经济增长企稳,长期内,继续深化改革有利于推进经济顺利转型。此外,新的国九条推出,在制度建设层面有利于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受此影响,A股最具有代表性的沪深300股票长期投资价值有望得到提升。
从市场表现来看,蓝筹股已显露投资机会。目前A股市场中破净的上市公司达百余家,其中不少是蓝筹股,蓝筹股股价和估值均处于历史低位,同时蓝筹股大小非套现的压力小,投资价值日益凸显。
我们判断,市场正处于牛市左侧的概率较大,沪深300指数将会有不错的表现,这也是我们选择此时发行国寿安保首只权益类产品最重要的原因。
上海证券报: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左侧交易?
左季庆:这大概与出身有关了。
当前市场环境确实低迷,但作为习惯大资金运作的机构投资者都明白,往往在市场低迷时,正是资金配置、布局的最佳机会。我们一般不主张在右侧交易时布局,尽管这个时候最容易卖基金。
说句大白话,如果在右侧买入被动型基金,属于追涨行为。一旦下跌,被套最深的就是这个时候进入的基民。例如,去年底,因为债券基金亏得很惨,很不好发行,但我们当时就看准了布局时机,特别希望发行一只债券基金。一般在市场最不好的时候发行,是对客户最有益的。今年上半年,债券市场的火爆都是有目共睹的。如果当时发了,现在的收益应该很可观。因此,左侧发行是对客户最大的负责。
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肯定是向好的,即使是7%左右的增长速度,也好于其他国家。中国不能和其他经济体进行简单的比较,它有很鲜明的自我特征。与发达国家走的路子不一样,我们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发展潜力巨大。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还将持续很长时间。
股市往往是对经济和未来预期的反映。目前市场处于低位,是相对安全的低位,下行幅度有限。股指在2000点左右徘徊,再往下走最多是短线探底,因此,现在发行沪深300指数基金,在市场底部区域左侧的概率要大很多,对于投资者相对安全。
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上海证券报:做投资离不开对大势的判断。您对中国经济发展信心满满。为什么?
左季庆:大投资更要看大趋势。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大家谈论更多的是风险因素,这很正常,因为投资必须要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进行风险定价。我个人是乐观主义者,我坚信市场最终会找到一个理性的出路。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的时候,全球市场一片恐慌,现在来看,美国经济差不多复苏了,标普指数已创历史新高。还有一个例子,欧洲债务危机,当时市场也是各种担忧,甚至有预测欧元区解体的,事实上我们看到在欧央行的努力下,欧债危机也平稳度过了。
短期内,我国经济也面临着各种困扰,大家对经济转型的担忧,房地产走势的不明朗,地方债务问题的潜在隐患等等。这些担忧都有其合理性,但我更多的是关心上述问题解决的可能性,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法?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我个人认为,这一表述对于研判当前的中国经济,分析下阶段的宏观政策取向都非常有帮助。只有以新思维来应对新常态,才能够看清楚事物的本来面目。
所谓新常态,习总书记并没有明示,各方解释也很多。个人认为,新常态应主要是指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速的换挡期、结构改革的攻坚期和社会矛盾的显现期,三期叠加,中国呈现了与往常不一样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形态。从发展看,这三期叠加可能是我们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分析中国经济的基本立足点。
那么,该如何应对?在国家而言,会进行顶层设计。在市场而言,可能最需要的是建立一个新的宏观分析体系,进行动态分析。
中国的经济增长,以2012年三季度经济增长触底部开始计算,经济增长已经横着走了7个季度,看起来似乎不正常,但如果考虑到经济本身的运行规律和国家设定的经济增长走廊,看起来就非常正常。
当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与2007年相比确实有一定下降,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经济经过了过去多年的高增长后,整体基数已不小;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也遇到一些瓶颈,面临一定的结构性问题。另外,我们也注意到,当前的贷款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和当时相比相差不大,这似乎与传统经济学告诉我们的经济下行,利率下行的规律相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差?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推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尽管如此,展望中国经济的未来,我还是充满信心的。对于中国经济,我们国家领导人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个人的理解,归纳为两个词:改革和创新。一方面,我们看到习总书记在近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再次强调了改革的重要性。他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修改为起决定性作用,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对市场作用是一个全新的定位,“决定性作用”和“基础性作用”这两个定位是前后衔接、继承发展的。这一表述上的修改也体现了领导层对未来改革的整体思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两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既不能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李克强总理近期也一再表示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创新将成为实现中国经济升级的强大动力。李总理近期在全球研究理事会上表示,中国发展既处于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面临一系列重大结构性问题。持续下好中国经济这盘棋,实现升级是方向,这需要不断深化体制改革,激发全社会创新动力、创造潜力、创业活力。具体来说,就是需要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比翼齐飞,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成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断完善科研投入管理机制,改革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制度,让科技人员享有自由的创造空间、获得应有的社会尊重。
所以总结一下,我认为,在目前“调结构”和“稳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背景下,经济整体虽仍面临一定调整压力,但随着未来改革红利的逐步释放以及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产业升级,长期而言,中国经济仍将能保持健康发展。因此,我对中国经济发展仍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