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十年
从开罗到北京,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走过了硕果累累的十年。
在各自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再次聚首,共商中阿合作论坛建设和中阿关系发展大计,为未来十年绘制宏伟蓝图。
⊙记者 秦菲菲 ○编辑 秦风
两千年前的丝绸之路开启了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交流合作的大门。两千年后的今天,时值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成立十周年,又恰逢“一带一路”创造性举措助推,中阿合作进入一个新的“蜜月期”。
在5日开幕的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弘扬丝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的讲话。习近平指出,未来十年,对中阿双方都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一带一路”是互利共赢之路。中阿双方要构建“1+2+3”的合作格局,即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新突破口。
在第六届部长级会议期间,中阿双方通过了“北京宣言”、“2014年至2016年行动执行计划”和“2014年至2024年发展规划”,为未来十年中阿关系和论坛建设绘制宏伟蓝图。会议就以中阿友好为基调、共建“一带一路”为主线、实现共同繁荣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政治互信、加强政策协调、开展全方位合作等达成广泛共识。
“一带一路”牵引中阿新蜜月
去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阿方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成为助推中阿关系的新引擎和最大亮点之一。
习近平说,“一带一路”是互利共赢之路。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因为丝绸之路相知相交,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中阿双方应该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打造中阿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外交部原副部长杨福昌说,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并且阿拉伯国家“向东看”的政策和中国“向西进”政策方向契合,中阿关系在“一带一路”的带领下,必会发展得更好。
杨福昌说,习近平提出的“丝路精神”把中阿关系串联在一起,为中阿合作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方向。“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意味着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中阿要共同商议方案,实现互联互通建设,并共同分享成果。“一带一路”作为重要战略构想,得到众多国家的支持,前途光明,但也需要中阿双方群策群力,为其制定良性机制。
“1+2+3”合作新格局破壳
在中阿合作领域,习近平提出构建“1+2+3”的合作格局,即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新的突破口。
习近平还提出,未来十年,争取把中阿贸易额从去年的2400亿美元增至6000亿美元,把中国对阿非金融类投资存量从去年的100亿美元增至600亿美元以上,加快协商和推进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自由贸易区、阿拉伯国家参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争取早期收获。
能源合作一直是中阿合作的传统领域。中国已经是阿拉伯产油国最重要的石油消费市场之一,阿拉伯产油国是中国最重要的进口石油来源。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明说,未来中阿双方应共同倡导新型能源合作安全观,即加强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合作,拉近利益融合;推动油气生产与油气消费有序联动,实现可持续安全;加快能源产业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发展规划对接;共同开展能源运输通道第三方合作,以协作保畅通。
除能源外,经贸合作是中阿合作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经济与贸易合作,实现发展共赢,是双方的重大利益,有利于夯实中阿整体关系发展的根基。10年来,中阿双方经贸合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2013年,双边贸易额已经超过2300亿美元,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相互成为对方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对上证报记者说,在加深和巩固能源合作的同时,中阿国家的合作早已深入到了投资和贸易领域。中国的机电、装备制造和日用品在阿拉伯有广泛的市场基础,中国的投资也已经涉及石油天然气、冶金、建材、汽车等领域,并不断增加。阿拉伯国家拥有连通欧非的区位优势、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人口红利,是中国贸易投资多元化的重要方向。
“更值得注意的是,阿拉伯市场正在朝着升级化、丰富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这与中国自己的产业升级、向更高层次开拓和挖掘市场是一致的。因此,中阿在新能源、航天卫星等高科技领域的合作也将全面升级。”袁钢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