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姜隅琼 ○编辑 秦风
日前,西气东输三线中段(中卫-吉安)工程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同意开工。而昨天,新华社英文网引用俄罗斯总统办公厅主任伊万诺夫的话称,中俄有可能近期签署一份新的天然气管道建设合同。这是一条完全穿越西伯利亚联邦区的西线天然气管道,也称为阿尔泰天然气管道。由此,中国的向西开放能源大通道构想跃然纸上。
据伊万诺夫的表态,“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双方就天然气定价方式也已达成一致意见,近期极有可能再签署一份天然气管道建设合同。根据合同,将建设一条完全穿越西伯利亚联邦区的西线天然气管道”,该管道虽然“不像东部线路那样资本密集”,但是“毫无疑问要花我们数百亿美元”。
普氏能源资讯全球市场专家此前曾对上证报记者介绍,经历了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在欧、美的地缘政治相对紧张,也在寻找天然气出口的多元化。
公开资料显示,已经签订的中俄天然气协议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供气,和西气东输管道相连,最终送气到东北、京津冀以及长三角地区。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毅军告诉上证报记者,我国管道建设由西向东的格局强化是大方向,随着对沿线地质情况熟悉,管道建设时间越长,速度会越快。
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管道建设速度也在不断加快。总投资436.48亿元的西气东输三线(下称“西三线”)中段项目日前获得发改委批复开工,工程包括1条干线、2条支干线。干线途经宁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7省,全长2016公里,设计输量250-300亿立方米/年。西三线是继西气东输二线后,我国第二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陆上通道,主供气源为中亚有关国家的天然气。
无独有偶,就在6月2日,中石油集团宣布,5月31日,来自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进入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中亚天然气管道首站,与西气东输三线相连的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正式投产出气,该线路总长1830公里,年输气能力250亿立方。按计划到2015年年底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总输送能力将达年550亿立方,满足国内1/5以上的天然气消费需求,每年可替代约0.73亿吨煤炭。
中国正在寻求能源转型,降低石油、煤炭消耗比重,增加天然气、新能源比重。上述管线经过的中亚、俄罗斯地区是世界上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在丝绸之路向西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积极实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近期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特别强调要加强双方能源合作。而上月,中俄更签订了年供气380亿方、30年期限的天然气世纪大单。
显然,一个新的能源大通道雏形已逐渐显露真容。